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境外办学:“走出去”还要“走得稳”
熊建辉
//www.auribault.com 2016-11-29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思想汇】

教育国际化不仅需要“请进来”,也需要“走出去”,而作为“走出去”——跨境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境外办学,更是新时期推动我国教育走出去、扩大人文交流、共建“一带一路”、服务党和工作大局的重要环节。因此,全面梳理我国境外办学的演进历程和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我国推进境外办学的内外动因和存在问题,客观研究其他国家境外办学的已有经验和教训,科学研判稳妥推进新时期境外办学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路径,是我们当前做好对外教育开放工作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教育开始“走出去”,探索开展境外办学。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教育国际化不断深入和拓展,我国教育在继续做好“请进来”的同时,“走出去”的步伐也开始加快,院校开展境外办学的积极性也在显著提高。截至2016年3月,我国高校境外办学机构已达5个,办学项目数量已达98个,分布在14个国家和地区;另有474所孔子学院以及孔子课堂;我国已有35所高校赴境外开展办学活动。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在利用中外合作办学实现“引进来”的同时,也将“走出去”提上日程,加快各自境外办学的步伐。

当前推进境外办学的有利条件

  当前,我国境外办学步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

  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国家影响力快速提升,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赴境外办学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不仅为学校赴境外办学提供了更有力的资源支撑,同时还创造了更加友好的外部环境。而经济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为我国学校赴境外办学提供了服务平台,积累了发展经验。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同时,中国的大批企业正在走出国门,参与全球范围的经贸合作与市场竞争。中国高校赴境外办学,可以为各国培养了解中国、精通相关技术的专业人才,还可以为中国企业培养大量熟悉所在国国情、具备现代管理和经贸等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最终为实现中外互利共赢提供有力支持。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竞争能力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也逐渐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这是高校“走出去”办学的重要基础。而国家层面“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标志性方针政策和援外战略,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提出,为中国高校赴境外办学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外交工作重点,旨在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是一项长期战略工程。其中,教育合作肩负着重要职责,境外办学是重要抓手。通过在目的国开展境外办学,系统展示中国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育标准,有利于促进人文交流,弘扬友好合作精神,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基础,还可以通过当地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更好地服务中国技术、投资和援外工作在当地落地、生根和健康成长。

境外办学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境外办学存在着规模不大、学科和专业相对单一等问题,除中医药和针灸、汉语言文化、武术及体育等一些传统学科和专业独具优势、为他国无法替代外,大多数学科和专业并未达到国际最高水平。此外,我若干所大学相继在华人多的同一国家(新加坡)和地区(东南亚)开办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相对集中。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境外办学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境外办学在汉语教学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从目前我国高校境外办学所设置的一些专业来看,许多高校在汉语教学中投入了较多的精力。需要指出的是,把汉语教学作为办学重点这一定位与我国的孔子学院目前承担的任务有较多的重叠。孔子学院是为了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而设立的。但是与高校的海外分校不同,孔子学院品牌已经形成,在全球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且已经形成了其自有的一套较为成熟的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方案。从这点上看,我国高校境外办学迫切需要重新调整“汉语教学”在办学中所占的比重,将汉语教学作为一个学习的基本课程,而不是一门专业来设置。或者可以考虑,将汉语教学这一任务交由孔子学院完成,在具备基本的汉语能力后再衔接到分校的学习中来。

  其次,海外分校定位不够明确。从目前举办的海外分校专业设立情况看,有的高校对分校的专业设置有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朝着一个完整分校的规划发展;有的则对自己的定位不够明确,仍有将“分校”视为国内师生海外培训基地或作为一个暑期学院的短期合作项目来运行的情况,对专业建设没有较明确的发展规划。这样定位对专业的“走出去”“走得稳”是否有足够的动力支持令人担忧。要让这些专业“走得稳”,应该通过对东道国学科专业需求进行科学调研,以符合当地切实需要,这样才是境外办学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此外,必须考虑到,高校承担着高财务风险。我国现行财政政策明文规定不允许公办高校对境外办学进行投资。因此,要保障境外办学的校园建设、教师聘任、管理人员配备、教学设备资料购买等所需的经费,高校所面临的压力不小。与在国内其他地区设立分校不同,高校在海外设立分校,承担了很高的财务风险。目前高校海外办学经费均需依靠募集社会资金来提供,如果无法在办学经费上得到保障,那么就很可能面临巨大的损失,甚至是被迫终止境外办学项目。国外同行这样的教训不少,例如新南威尔士大学在新加坡的分校,仅仅维持了两个月,即造成了3800万美元的损失;密歇根州立大学迪拜分校已经损失了数百万美元,2010年起停止招收本科生,该校能否继续办下去还是个未知数。

  高校境外办学的质量保障缺乏问题也需要关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是境外办学的生命线,但是我国境外办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对我国高校境外办学的监管工作只能依靠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来进行,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定期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上公布教育涉外活动的信息(目前以发布自费留学中介相关信息为主),并对国(境)外学历学位进行认证,但是这些工作对质量的监控效果是十分有限的。这对我国高校境外办学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新时期稳妥推进境外办学的对策建议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于2015年12月9日下午审议通过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强调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要增强服务中心工作能力,自觉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要考虑不同地区教育水平和区域发展需要,有所侧重、因地制宜;要加强党对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领导,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目标、人才培养、干部管理等各项工作中的领导作用。

  从战略意义上来看,《若干意见》不仅对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全局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而且对新时期稳妥推进境外办学指明了战略方向,是未来一个时期做好涉外办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当前,为更好深入学习贯彻《若干意见》,稳妥推进新时期境外办学工作,亟须进一步研究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境外办学的政策措施,加大我国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拓展力度,促进我国高等学校境外办学健康发展。

  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扫除阻碍稳妥推进境外办学的思想障碍,提升境外办学在国家扩大教育开放、促进人文交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去年3月,教育部就境外办学工作组织有关专家赴约旦、埃及等开展了专项调研。在深入了解部分中国高校境外办学项目和机构所取得成绩、存在不足、未来趋势的基础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开展境外办学对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影响力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也看到了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境外办学在政策规划、学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不足。

  其次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谋划,加强境外办学政策支撑和制度创新。我国高校开展境外办学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急需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和统一规划,特别是在国家大战略框架内如何统筹教育、文化、贸易、援外等各类资源,已是当务之急。具体来讲,首先要统一协调外交、商务、文化、教育等部门力量,形成支持和推动境外办学的合力。其次要统筹考虑市场服务和对外援助不同发展路径,调动社会积极性,鼓励多渠道开展境外办学。然后要通盘考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境外办学,通盘考虑服务外国学生和境外华人华侨子女的受教育需求,加强人才培养和目标市场的深度研究。

  再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尽快出台新的境外办学管理办法。我国《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颁布已十多年,在这期间,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以及全球教育市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现行管理办法已明显滞后于现实发展的需要。此外,在加强顶层设计,进行宏观指导方面,政府应对高校境外办学起到更积极的鼓励和推动作用。在保证高校境外办学质量的前提下,政府应精简审批程序,避免高校为举办境外办学而花费过多额外的精力,以帮助高校降低申报和审批的成本。

  再次,要积极推动应用技术类教育走出国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有了显著的发展,无论制造业总量还是制造业技术水平都有很大提高。这与我国工程技术类高等教育的长足进步密不可分。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发展经济的共同使命,希望通过借鉴中国经验,引进我国应用技术类教育模式与资源,培养当地工程技术人才,以提升当地工业化水平。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应更好地结合自身优势和国外需求,认真谋划、科学设计,探索符合各方利益的境外教育模式,系统输出中国教育服务,打造中国教育品牌。

  此外,还要明确境外办学定位,加强高校能力建设,服务市场需求和战略需要。一方面,要明确境外办学的定位。从国内外大学设立海外分校的实践效果看,海外分校是否能够良好运行发展,与校方对海外分校的定位是否清晰休戚相关。因此,我国高校要制定科学的境外办学规划,对本校境外办学的定位要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高校境外办学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项目论证与规划、战略管理和人才储备等方面差距较大。如何组建一支既通晓外语又业务精湛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做好境外办学工作的重点,必须立即着手相关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储备工作,加快学校能力建设,打造境外办学的精干团队。同时还应加强项目管理和质量保障,积极推动高水平教育机构境外办学。

  (作者单位: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