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马克思以后的恩格斯-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文教

遇见马克思以后的恩格斯

罗建林
2020-06-29 08:43:26  来源: 光明日报

  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回德国途中访问巴黎的最主要目的是拜访他在诗境中形容为“仿佛要把广袤的天幕扯落地上”的马克思。与两年前他们在科伦第一次见面时因恩格斯当时正在同马克思所反对的持“清谈共产主义”的鲍威尔兄弟往来而互相冷淡不同,这次见面是两个年仅二十几岁却已经分别从各自路径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转变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相遇。他们的相遇是社会革命领域的一场化学反应,甚至可以说是一场核裂变。从此,无产阶级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有了两位革命导师的共同指导,有了不断完善的先进理论的正确引领。而维护马克思、宣传马克思、敬重马克思,是恩格斯遇见马克思之后的人生写照。

  坚定鲜明的政治自觉:为了马克思、维护马克思

  出身于德国名门望族“彻头彻尾地信仰基督教的普鲁士家庭”的恩格斯从小就具有优秀的战斗品质和远大政治抱负,年仅19岁的他就曾表示要“把那些埋没在教堂和地牢的基石下、但在坚硬的地壳下敲击着、寻求解救的精灵发掘出来”,21岁时就把在哲学领域里曾经名噪一时却在晚年丧失了昔日的勇气与批判思想而沉浸在神话和神智学幻境中的谢林驳得体无完肤、威信扫地。为了反击普鲁士封建专制王朝对革命民主派的进攻,为了迎接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年轻的恩格斯更是满怀激情地写道:“我们将血战一场,无所畏惧地直视敌人冷酷的眼睛并且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可见,具有如此品质和抱负的恩格斯,自然不会接受父亲为他安排的“最体面的庸人所盼望过上的日子,恬静而舒适的、虔诚而正派的”生活。所以,遇见马克思之后的恩格斯不顾家人的反对、不畏斗争的艰辛、毅然决然地把一生献给了无产阶级伟大事业。

  有着如此鲜明的政治立场与战斗品质且在与马克思并肩战斗中友谊日深的恩格斯是绝对不能容忍那些有损马克思甚至攻击马克思的现象存在。他曾明确地奉劝那些嫉妒甚至企图诋毁马克思的卑鄙浅薄之徒:“我完全不理解,怎么能妒忌天才。天才是这样一种独特的现象,我们这些没有天才的人一开始就知道,这是我们所达不到的;只有十分渺小的人才妒忌天才。”对于那些怀疑、动摇、妥协,甚至背叛无产阶级立场的小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他不断地以笔杆为武器,告诫他们:“你会亲眼看到每一个字的作用,看到文章怎样简直像榴弹一样击中目标,看到打出去的炮弹怎样爆炸。”他还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坚定的原则立场、卓越的斗争艺术和英勇的献身精神投入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甚至披挂战袍直赴硝烟弥漫的战场。而为了保证马克思能够集中精力从事理论研究工作,恩格斯常常主动承担起马克思难以推脱的工作,特别是为保证马克思能够专心致志地完成《资本论》这项党的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恩格斯更是自觉作出牺牲,开始他长达20年“埃及幽囚”生活,以至于当马克思校完《资本论》第1卷最后一个印张时曾无比激动地写信给恩格斯:“这样,这一卷就完成了。这本书能够完成,完全要归功于你!没有你为我做的牺牲,我是绝不可能完成这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我满怀感激的心情拥抱你!”

  无怨无悔的责任担当: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是引领世界无产阶级伟大事业的需要,也是恩格斯一生无怨无悔的责任担当。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缔造者,当无产阶级作为社会前进的新生力量逐渐走向历史舞台的时候,他更懂得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1844年,当他回到故乡看到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的无产阶级运动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时,认为必须立即采取各种办法,积极向渴望知道共产主义的工人阶级宣传他和马克思刚刚创建的新学说,并亲自倡导和投入到组织群众集会、宣传共产主义的各种活动之中。1846年8月,受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委派,恩格斯还亲自到巴黎宣传科学社会主义。1859年6月,马克思用以反对资本主义的锐利武器《政治经济学批判》在德国出版后,恩格斯亲自动笔写书评,向工人阶级推介马克思的科学著作。1867年9月,马克思射向地主资产阶级的最厉害的炮弹《资本论》出版,为了及时宣传这本书,从1867年10月至1868年5月,恩格斯先后写出了九篇书评。为扩大《资本论》的影响,他还积极组织其他人士为报刊撰文“造成轰动”,甚至千方百计地迫使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打破“沉默的阴谋”而开口。马克思逝世后,独力担当国际工人运动顾问的恩格斯,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责任更重,一方面要接手和完成马克思尚未完成的理论工作,特别是为再版《资本论》第1卷,以及整理和出版《资本论》第2、3卷,花去他长达10多年的时间;另一方面,为指导重新兴起的国际工人运动,恩格斯重印、翻译他和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工作量之大连他自己都感叹:“我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时间再来做其他工作。”与此同时,从70年代初期开始,恩格斯还撰写了《论住宅问题》《流亡者文献》《论权威》《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诸多重要论著和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宣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中,《反杜林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

  至诚至真的人格品质:敬重马克思、爱戴马克思

  恩格斯说:“马克思由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就已经赢得了这样的地位,各国工人运动最优秀的人物都充分信任他。他们在紧要关头都向他请教,而且总是发现他的建议是最好的。”其实这段话,对他自己也完全适用。因为早在1843年年底至1844年1月,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就显示出卓越的理论水平,这篇发表于马克思主编的《德法年鉴》第1-2期合刊号上的论文,引起马克思的高度重视,并认定这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在他与马克思并肩战斗的近半个世纪里,各国工人运动最优秀的人物像信任马克思一样信任他。而在马克思逝世以后,他当之无愧地成了“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但由于他对马克思的由衷敬重,每当人们热情赞扬他为无产阶级伟大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时,他都会强调:“我只是有幸来收获一位比我伟大的人——卡尔·马克思播种的光荣和荣誉。”也正是由于他对马克思的由衷敬重,当他的双亲对他从事革命活动十分不满并怪罪于马克思时,恩格斯在家书中极力为马克思进行辩护:“归罪于他是很不公平的。当然我还记得,从前马克思的亲属曾经断言,是我把他引坏了。”

  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敬重,是建立在两位巨人真实而牢固的感情基础之上,针对《新莱茵报》停刊期间流传的一些离间和诋毁他俩关系的无稽之谈,马克思明确对恩格斯说:“要我丢开你不管,哪怕是一分钟,都是纯粹的幻想。你永远是我的最知心朋友,正像我希望自己是你的最知心朋友一样。”马克思也非常赞赏恩格斯的智慧和才能:“他是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不管在白天还是黑夜,不管头脑清醒还是喝醉酒,在任何时候他都能够工作,写作和思索起来像鬼一样快。”正是有着如此深厚而真诚的友谊,完美演绎“第二小提琴手”的恩格斯与“第一小提琴手”马克思共同奏响了人类历史最波澜壮阔的进行曲。

  今天,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回望两位导师共同开创的伟大事业所经历的曲折与困难和获得的成功与辉煌,我们依然深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真理伟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导师最好的怀念与敬仰。

  【作者:罗建林(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