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文教

  • 职业教育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大有作为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亟待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中,城乡关系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表现尤为突出。城乡关系作为社会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关系,如何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可以大有作为。
    2020-06-02 11:14:14

  • 我国农业博物馆发展应注重研究五个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高度重视新时代农业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切实担负起刻录“三农”历史、见证“三农”现实、昭示“三农”未来的社会责任和光荣使命,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2020-06-02 11:13:10

  • 经历疫情,我们成长了吗

    当下,疫情形势日渐好转,教育正逐步回归。作为教育人,经历了这次特殊的战斗,我们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收获也有遗憾。虽然主观上我们都不愿有这段经历,但既然经历了就需要反思。
    2020-06-02 09:18:50

  • 中国科幻薪火相传

    叶永烈的作品,把未来与历史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
    2020-06-02 07:45:49

  • 纪录片,生活的戏剧

    零零后一代正在成长,他们生长在新世纪,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既有中国文化根基,又面向世界、视野开阔。我们的记录还将继续,非常期待看到他们长大成人的样子,看到他们崭新的人生路上将发生哪些令我们惊异的奇迹。我相信,零零后一代将成为未来的文化大使,带给世界更为温暖的力量,让世界认识一个自信、健康、活力四射的中国。
    2020-06-02 07:44:31

  • 艺术创新为经典形象增添新的魅力

    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丰富的媒介和艺术形式以及世界文艺的交流碰撞,无不深刻影响经典形象再创造。创作者当反复探寻经典形象的艺术内涵,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汲取文艺经典提供的智慧,大力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以更大的勇气直面社会转型期多样生活经验,以更充沛的创造力赋予经典形象以新的话语和色彩。
    2020-06-02 07:11:46

  • 云冈石窟——民族文化融合的见证

    中国是一个有着漫长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与统一永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流,民族团结和文化融合始终是历史前进的方向。文化与艺术、情感与理性,赋予了云冈石窟以鲜活的生命力,各民族的美与智慧熔铸其间,形成了这座历史久远、艺术臻善的丰碑。
    2020-06-01 11:28:25

  • 《周礼》与中国水管理起源

    虞衡制度的核心之一是水官的设置,这是国家水行政管理体系的雏形,为历朝历代的国家水行政管理体制作出了先导性、制度性的安排。
    2020-06-01 11:26:10

  • 开展大数据背景下工业设计教育

    简单来讲,大数据时代=大量数据+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看待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即人们的决策行为将基于数据的分析做出,而不是像过去一样更多地凭借经验和直觉做出。大数据背景下的工业设计教育应当从培育学生运用大数据思维模式去思考,以及应将大数据思维运用到工业设计教育教学环节当中进行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设计人才才能符合当今社会的需要。
    2020-06-01 10:13:33

  • 高尚师德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精神内力

    从教育强国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角度,师德既是公德也是私德,既是约束他人的底线也是自律的武器。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约束自己;学校要营造师德修养的良好氛围,让教师受尊崇有施展才华的平台。要把德治制度优势转化为师德效能,要强化德治的保障职能,增强高尚师德的职业自觉,确保师德建设工程保质保量地推进。要以“四有”好教师为榜样指引,通过理直气壮的制度导向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强劲风尚,决战2035年攻坚教育现代化,以高尚师德的力量保证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2020-06-01 09:44:43

  • 《清平乐》的“乐”为何要读“lè”

    电视剧以“清平乐”命名,一是考虑到了宋代是曲子词(词)创作的兴盛期,北宋词人辈出,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词调;最主要的还因为宋仁宗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共四十二年,史家把仁宗在位及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是符合实际的。仁宗克己励精,?昀淼骱停??仪迤桨怖郑?恕扒迤嚼帧敝械摹袄帧钡比灰?涟怖种?袄帧绷恕?/span>
    2020-06-01 09:33:09

  • 夯实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如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当前人文学科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2020-06-01 08:53:35

  • 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协同协作 建设更高质量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科学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同时也为我们在建设更高质量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实践中,解决好认识问题、实现工作倾向转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2020-06-01 08:28:06

  • 古代北非多元文明的流变及其特色

    古代北非是多种古文明汇聚、碰撞与融合之地,不同文明在互为杂糅和兼容并蓄的过程中所凝聚的强大能量,推动着北非历史的演进,并使其成为人类社会生活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古代北非多元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文明都在古代北非历史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2020-06-01 08:21:48

  • 久保天随词学观简论

    近代日本词学发展突出,出现了不少词学家。日本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汉学家久保天随(1875—?)就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位。久保天随,本名得二,别号秋碧吟庐主人,长野县高远人,生于东京,著有《秋碧吟庐诗稿》《虚白轩文稿》《尘中放言》等。久保天随的汉诗造诣极高,但填词成就并不突出,“不过单纯是爱好之余技罢了”(神田喜一郎《日本填词史话》)。然而在词学方面他的成就却是令人瞩目的,在日本词学的现代转型中,他是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2020-06-01 08:21:00

  • 日本词人对苏轼词的接受

    相比唐诗,词在日本的影响要弱一些,这是因为观念上诗为正宗,词为诗余,而且写作技术更难。尽管如此,日本文人写词还是代不乏人,他们学习、模仿唐宋词人,其中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苏轼是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词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早就流传到了东亚各国。夏承焘在《论词绝句》中云:“坡翁家集过燕山,垂老声名满世间。”说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国外传播。
    2020-06-01 08:20:06

  • 海西既有传佳话

    水原琴窗、渭江父子出身汉学世家,二十五代均研究汉学。
    2020-06-01 08:19:12

  • 理解中国书法的几个维度

    从周代开始,贵族中盛行的“六艺”就有“书”,其意义包含但不限于“书法”,同时还有“识字”“学文”“书写”诸多含义。六艺之“艺”,古字写作“?恕保?褚桓鋈怂?殖植菽荆?疽逦?爸种病保?康鳌盎? 焙汀案?尽钡囊庖逑远?准??省逗菏椤ひ瘴闹尽方?栋颂辶?肌分?嗟奈南坠槿搿靶⊙А崩唷?/span>
    2020-06-01 07:35:46

  • 奏响师德建设与尊师重教的时代和弦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新时代师德建设与尊师重教的时代和弦,需要教师、学校、社会、政府多方协同奏响。
    2020-06-01 07:30:14

  •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就是要将其作为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发挥制度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作用,建立健全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体系。
    2020-05-30 13:46:53

  • 航天精神的新时代价值

    航天精神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文化标志和软实力。要不断赋予航天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将航天精神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样本之一,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提供崇高精神力量,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0-05-30 13:45:18

  • 如何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

    紧扣中心大局,着力提升青年工作的大局贡献度。青年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应该也必须成为青年工作的一条重要逻辑。
    2020-05-30 13:41:53

  • 什么样的展览是好展览

    一代又一代博物馆人为我们奉献了无数好展览,小而言之,这是为社会提供了大量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大而言之,它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0-05-30 10:18:00

  •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 “要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创新医防协同机制”。
    2020-05-29 17:57:55

第1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共20页 至第 确定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 【观点撷英】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更好发挥作用

    12月19日,首届劳模创新工作室论坛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行。论坛上,多位负责创建和运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劳模和企业代表,总结分析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创新创造为企业增效和提供人才保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当下面临的问题。

  • 【工作研究】工会引领社会组织提升服务水平的思考

    工会在加强对劳动领域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和联系服务过程中,要主动作为,探索共建共联的有效路径,围绕职工所需,融入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发挥作用,实现服务水平提升。

  • 【热点思考】构建“共享+工会”工作机制的建议

    “共享+工会”工作机制借助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以智慧工会平台为中心,把众多企业、工会与职工聚合在一起,发挥服务共享低成本、优势互补高效率的优势,让工会服务更为人性化。

  • 弘扬“三个精神” 铸就大国重器

    中国航发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劳动圆梦,以奋斗启航,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奋力走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新征程,创造新的业绩、铸就大国重器。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