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处理各类热点难点问题时,中国始终坚持政治解决方向,致力于推动当事方加强对话。对话过程虽然往往艰难甚至漫长,但后遗症最小,结果也最可持续
近段时间以来,阿富汗问题和叙利亚问题朝着和谈方向取得的进展引起国际舆论广泛关注。阿富汗问题四方机制新年以来举行两轮对话,由联合国主导、叙利亚各方参加的和谈也将于近日在日内瓦举行。
中国在上述进展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方1个月内先后邀请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代表访华,积极劝和促谈。阿富汗问题四方机制对话中,中国与各方一道,为实现阿富汗和解进程创造条件,提供便利。中方近日还邀请阿富汗外长拉巴尼访华,继续为和解复谈做工作。
一直以来,在处理各类热点难点问题时,中国始终坚持政治解决方向,致力于推动当事方加强对话。这样的选择符合国际关系历史所揭示的规律:武力不是解决问题之道,零和思维无法带来持久安全;对话过程虽然往往艰难甚至漫长,但后遗症最小,结果也最可持续。
2015年7月,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达成,堪称通过外交手段政治解决重大争端的“教科书式”成功实践,其结果使当事各方受益。上世纪90年代,柬埔寨问题在长时间内战、大国深度介入的复杂背景下最终获得政治解决,推动了整个地区的和平发展。这些一度看似解不开的难题,在谈判对话中赢得转机,表明只要各方坚定谈判信念,显示最大诚意和耐心,果断作出政治决断,和平的可能性就大大上升。
以政治手段解决热点问题,意味着当事各方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例如,在叙利亚问题上,有关各方决策时必须把内战给平民带来的巨大伤害放在更突出位置,这是任何负责任的政治力量都承担不起的“代价”。正如英国《金融时报》评论所指出:“最坏的恶魔是不断带来死亡和破坏的叙利亚内战,压倒其他一切目标的那个目标必须是结束内战、并说服外部力量支持一个实现和平的方案,而非加剧冲突。”
当今世界面临的热点问题多数发酵已久,要让搏斗已久甚至打红了眼的冲突各方坐下来开启政治对话进程,离不开外部力量的推动。据报道,日内瓦会议期间叙利亚各方代表将被安排在不同房间,联合国秘书长叙利亚问题特使德米斯图拉则将在各方间穿梭。这种特殊安排无疑体现了为和平创造机会的良苦用心。
争端和矛盾热点面前,国际社会应该尊重当事方、周边国家、地区组织意愿和作用,而非从外部强加解决方案,要为对话保持最大耐心,留出最大空间。在基辛格看来,在国际关系领域,只有懂得克制的道德才是真的道德。这样的思路在探讨大国如何推动热点问题解决时,也不失为一种启示。朝鲜再次进行核试验以来,“对话无用论”频繁在西方舆论显现,个别国家“为制裁而制裁”的迹象也有所显露。然而,这样的做法对于解决问题毫无裨益。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稳定不是任何国家一家之事,任何新举措都不应刺激局势紧张,更不能把半岛搞乱,而是要把半岛核问题重新拉回谈判的轨道。
今天的世界,热点难点问题的全球外溢效应大大超过以往。更多国家,特别是有特殊影响力的大国,为政治手段解决棘手难题发挥作用,受益的将不只是问题直接当事方,也将是整个国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