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中国智库:心怀风云行大道
贾宇 张胜
//www.auribault.com 2017-01-12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当今国际秩序正在进行深刻的调整变化,国际关系处于重要的转折关口。这一形势变化,在为我国智库界提出更多挑战的同时,也成为各类智库在国际舞台上显露峥嵘的难得历史机遇。“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2017”将“国际影响力”作为重要维度,置于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全面发展历程中进行考察,是具有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的主题对焦。

  在大会讨论和三个平行分论坛上,智库中人放眼风云变幻的全球局势,围绕我国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外交战略,就加强和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智慧碰撞。

服务和用好主场外交

提升全球治理制度性话语权

  2016年9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作为近年来我国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峰会,载入全球经济治理史册。回顾这一主场外交,无法忽视智库在其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作为一支新兴力量,智库凭借公共外交优势,在国际舞台灵活地穿针引线、积极凝聚各方共识、有效开展议程设置,成为峰会一大亮点,为我国对外交往积累了宝贵经验。

  2017年,我国又将迎来两项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上半年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下半年在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珠玉在前,各方对智库界寄予厚望。有效应对全球性重大议题,需要智库界提出真知灼见;贯穿全年的两项主场外交活动,也将为智库自身国际影响力提升提供难得的主场助推。

  以服务和用好两项主场外交活动为思考基点,智库专家学者就提升智库国际影响力贡献思考。

  既要留意具体,又要着眼根本。在中央党校教授赵磊看来,我国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过程中,既要提供物质性公共产品,如资金、项目、人员,也要提供理念性公共产品,如治理方案,更要提供制度性公共产品,并通过区域性的制度安排推动全球性制度的完善与重组。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柯银斌态度鲜明:“全球治理的核心是制度之争,智库要为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提供智力支持。”

  既要解决中国问题,又要跳出中国看中国。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认为,当前海内外交流日益频繁,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大不大,首先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得好不好。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王义桅指出,很多问题看似“中国问题”,实际上是发生在中国的世界性问题。“中国智库既要伐中国之谋,也要伐世界之谋,提出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的方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认为,各国智库需要互联互通,搭建交流平台,围绕各方共同关切和各自诉求,展开对话和探索。

  既要着眼当前想办法,又要把握长远谋未来。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指出,当今到了中国智库“走出去”的时代,智库要积极在海外设置分支机构,利用好海外数量庞大的华人华侨资源。在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看来,开展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研究,是学术研究型智库安身立命和增强国际影响力之本,我们要获得话语权,就必须对世界发展趋势进行精准把握。

  既要在国际舞台挥洒自如,又要以静定功夫夯基培土。在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许永权看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非常重要的方面是,积极配合国家总体外交议程,精心设置议题,同时推动国内外话语体系转换。对于智库建设,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常务副理事长王灵桂认为,要在“修齐治平”四字上着力。修,即开展精细化基础研究,坚持一地一策、一事一策。齐,即带好队伍,同时开展“一带一路”、金砖国家学术共同体建设。治,就是要出好主意、想好办法,当好国家参谋。平,就是要有战略意识、战略眼光、战略思维。

经营国际传播“百年老店”

开拓公共外交施展空间

  面对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我们如何在国际话语空间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莉丽认为,智库实现有效传播有赖于思想产品的创新,这是智库传播力的灵魂。另外,以网络为媒体的传播是国际社会智库传播的重要发展趋势,根据定量研究分析,我国智库网站的国际影响力较弱,更谈不上利用社交媒体来进行国际传播,值得国内智库界高度重视。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于运全说,兰德公司不是一天建成的,互联网时代经营智库尤其要有品牌意识,以敬畏之心打造国际传播的“百年老店”。

  上海高校智库管理中心执行副主任沈国麟强调,要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周边国家的舆论生态,不能只关注美英媒体。

  随着中国走进世界舞台中心,智库公共外交作为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院长竺彩华认为,与政府外交相比,智库开展公共外交有更大的回旋余地。智库要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对世界大势作出判断,以创新思维在对外政策制定上发挥前瞻作用。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信息室主任冯钺认为,公共外交重在“交”字,我们现在和世界上主要智库的交往非常不够,要解放思想、进行制度革新,激发公共外交潜能。

营造健康文化氛围

实现与决策层良性互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智库建设,我国智库文化建设迎来了“黄金时代”。专家学者认为,智库要增强国际影响力,必须加强健康文化氛围营造。

  智库功能影响智库文化,对智库文化的深刻认知将助推智库功能的实现。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所长房宁指出,学术可以是学者的“一管之见”,但智库的研究对象必须是“前世今生”“左邻右舍”“从头到脚”“行之上下”。智库要解决的问题是综合性的,这是与学术研究的根本不同。很多智库研究跟一般学术研究几无区别,能解决什么问题?

  谈及目前智库文化存在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方长平指出:过于重视短期成果和应急性研究,缺乏开展战略性、开创性研究氛围;过于重视领导批示和媒体影响,缺乏开展精品内容建设的浓厚氛围;研究、反映、解释社会现象不足,设置议题能力不够。

  决策影响力是智库影响力的根本保障,与决策者实现良性互动是形成智库影响力的根本途径。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杜志章认为,智库与决策层的关系应该是置身决策层之下,搞好一线调研;置身决策层之中,与决策者亲密接触;置身决策层之上,为决策者提供战略参考。要从了解问题与解决问题、抽象的宏观研究与埋头苦干等方面推动智库和决策层良性互动。

  (本报记者 贾宇 张胜)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