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作战保障发展趋势-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军事

紧跟作战保障发展趋势

黄余良 肖晋
2020-09-10 14:23:01  来源: 解放军报

  打仗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打保障。当前联合作战日益表现出智能化决策、精确化打击、立体化部署、多域化实施的体系作战特征。各作战要素、作战单元、作战系统相互融合,实时感知、精确打击、快速机动、全维防护等将集成一体,使作战保障机理发生深刻变化,作战保障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质。

  行动一体化。在传统的作战中,作战保障是为作战行动的顺利实施和达成创造有利的条件,起到一个保证和辅助作用。因此,作战保障与作战行动通常是单独组织、分别实施的。在基于信息网络系统的特殊作战环境中,联合作战决定了对抗性质不是单元与单元、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对抗,而是整个作战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因此,作战保障与作战行动之间的界限正在趋于模糊,许多作战保障已不再表现为单纯的保障行为,而是保障行为与作战行动兼而有之,甚至已演变为一种独特的作战行动方式。作战保障与作战行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由相对分离向一体化方向转变,两者越来越呈现一体筹划设计、一体执行实施特征,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明显。

  任务全域化。传统的作战保障更多的是适应平面线式作战的需要,作战保障具有很强的平面接力式特征。未来联合作战敌对双方将在陆、海、空、天以及电磁、网络、认知等广阔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对抗,作战空间将由传统的三维空间拓展至多维空间,由有形空间拓展至有形无形空间兼具。多域作战各军种相互间的任务界限区分不再泾渭分明,保障行动近乎无时无处不在,保障要求更加复杂多样,要适应作战非线式、不规则、全维度、即时性等特点需要。作战保障面临来自陆、海、空、网络、认知等多域空间保障任务的挑战,不仅要应对传统领域和深海、太空、网络空间等新型安全领域,还必须面对人工智能、量子科学和生物安全等新兴领域的保障活动。

  指向精确化。传统的作战保障总体上比较粗放概略,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作战的信息获取渠道有限、信息处理传输不及时、信息准确度较低等因素造成的。信息主导、精兵制胜,平台作战、体系支撑,战术行动、战略保障,已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显著特点,要求更加精细而准确地组织实施作战保障。未来作战保障,要求实时、准确地了解任务部队的作战保障需求,以精确信息支持精确保障来驱散未来战场作战保障迷雾。按实战要求加强信息化作战保障指控系统与装备建设,打造功能强大的作战保障设施网络,实现从作战保障源头到末端整个保障链条中按需为部队提供适时、适地、适量、适配的作战保障,成为当前许多国家推进作战保障的主要方向。

  力量网聚化。传统的作战保障能力强弱更多的是关注保障力量数量规模大小,特别是集中于作战区域保障力量数量规模。在基于信息网络系统的作战保障中,网系编配中的各种作战保障模块或单元,无须形式上的重组和空间上的集中,甚至无须机动,无须靠近目标,无须获得位置上的优势,即可形成跨越空间界限的保障体系。网络体系能够将战略、战役、战术各级的作战保障要素联成一个统一整体,推进各种保障单元、保障要素高度融合,通过最佳合并同类因素,适度有效地超越某些环节和层次,形成一体化保障能力和态势。各种作战保障力量可依据作战进程和态势变化适时进行网络机动,通过调整优化网络配系和链路,塑造保障力量可以自由进出、动态组合的网络环境,谋取虚拟空间优势和信息优势,进而主导保障能量的分、合、聚、散,从而把保障力量的各类行动统一到“感知需求-智能匹配-就近保障-即时评估-再行调整”的信息流转环节中,真正实现多维分布,效能聚集的保障效果。

  调控智能化。传统的作战保障往往有很强的时滞性。这是由于传统的纵向树状保障结构,延长了保障的路径,限制了保障的灵活性,保障时效往往得不到正常发挥。信息化特别是智能化发展,深刻改变了未来战争的制胜机理、力量结构和保障方式。未来智能化作战,从OODA作战循环出发,智能化要素将渗透到作战保障各环节、各力量,并分布式部署于全战场纵深,融合于作战体系的每一个作战单元和作战要素。作战保障要素逐渐成为融战场感知、指挥控制和武器控制系统于一体的智慧型资源服务层,成为融合各类作战资源的资源池和为作战行动提供泛在智能化作战的资源端。这些模块化的资源端,作为作战流程上的智慧型要素,可以根据作战任务的需要,随时从原来的作战和保障体系中剥离出来,实现跨军种、跨领域、跨空间、跨部门的柔性重组,提供分布式智能化作战保障。

编辑: 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