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法制宣传教育-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文献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法制宣传教育

陈始发 李凤凤
2018-09-11 08:52:40  来源: 光明日报

  三

  1932年中央司法人民委员部针对法制宣传作出指示:“对于苏维埃的法令,应向工农群众作普遍的宣传解释工作,使一般群众提高法律常识,以减少犯罪行为,为彻底实现苏维埃的一切法令而斗争。”《红色中华》积极响应,不仅开设法律解释专栏,还大量刊载审判书和审判纪实,成为中央苏区法制宣传教育的引领者。

  《红色中华》专门设置了《问题与答解》《法令的解释》栏目,针对民众关心的土地法、婚姻法、劳动法、红军优待条例等内容进行解释和解答。如1931年11月28日登载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的部分内容,涉及结婚、离婚、离婚后小孩的抚养、离婚后男女财产的处理等方面,主张男女婚姻“以自由为原则,废除一切封建的包办强迫和买卖的婚姻制度,禁止童养媳”。但很多民众对婚姻条例中的一些细则不清楚,如永定县委的向荣就提出三点疑问:第一,在离婚问题上,婚姻条例第三章第九条规定“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即行离婚”,但如果男方或女方没有一点正当理由提出离婚,另一方坚持不肯,是否准许离婚?第二,如果任何一方没有正当理由都准许离婚,“则在目前群众教育还很薄弱的时候,朝秦暮楚之事,必然要发生出来。且这种现象,现在永定各地已经发生,究要如何解决?”第三,关于男女财产处理问题,假如男女同居时,因负债务太多,女子便坚决要求离婚,离婚后债务便应由男子负责偿还,这对于男子来说,是否负担过重?向荣还指出:“以上的问题,不了解的人,恐不止我一个,希望在《红色中华》报上公开答复。”项英对此问题进行了回答,同时强调对于婚姻法“不应从男女双方来认识,应该从彻底消灭封建残余,解放妇女的意识来了解”。

  《红色中华》登载的《问题与答解》《法令的解释》专栏,密切关注民众对新法律的疑问和困惑,并及时做出公开答复,阐释新法律所承载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及其具体操作方法,在法制传播上很好地做到了政府与民众的双向互动,有利于树立新法律的权威和法律的有效实行。

  《红色中华》还重视刊登临时最高法院和裁判部的判决书,对一些公开审判进行详细报道,引起民众对司法审判的重视和参与。《红色中华》登载的判决书和控诉书共35则,全面报道重大案件的审理结果及定罪依据,让民众可以从判决书和决议案中了解法律的运行和实践。审判纪实是《红色中华》极具特色的法制宣传教育栏目。中央苏区司法部负责人梁柏台指出,“使广大群众来旁听审判,借某种案件以教育群众,在群众面前揭破反革命的各种阴谋,这是司法工作教育群众的一种方式”。江西省裁判部命令各级裁判部“在公审反革命领袖时,必须发动群众参加旁听,在判决后必须将此罪状公布”。而审判纪实则是对公开审判进行全面报道,将公开审判的信息传递给苏区民众。

  1932年8月2日至3日,临时最高法庭公审季振同、黄仲岳反革命案,吸引了广大民众的参与,“瑞金各地的群众四五千人,手执各色小旗,高呼口号,列队前赴临时最高法庭,推选代表请愿,坚决要求法庭严格惩办季黄等反革命分子。法庭即派代表向示威的群众演说,并愿接受群众的要求,作为该案件的参考”。1934年2月12日上午九时,最高法院在全苏大会场举行左祥云、徐毅贪污案的公开审判,“到庭旁听者达数百人”。“群众对上述破坏苏维埃的犯人极为痛恨,要求法庭给予严格的裁判,计审判达四五小时之久”,最终判处左祥云枪决,徐毅六年监禁。

  审判纪实反映了新民主主义法律在中央苏区的具体实践,群众亲临法庭审判现场,“对于这些反革命组织必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更引起工农群众对于彻底肃清这些反革命组织的决心”。中央苏区政府借助公开审判对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既审理了案件,又教育了群众,传播了法律知识,“在无数次的审判中,都引起了一般群众的注意,苏维埃法庭在群众中已提高了自己的信仰”。广大苏区军民更加认同新的法律理念,拥护新政权,支持革命,而这些实践也为以后中国共产党的法制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作者:陈始发,系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凤凤,系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1 2 共2页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先进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柱

    经济体系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包含产业结构、财税体制、货币金融体制、企业制度,等等。其中,产业结构与产业体系是核心。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规律使然,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 宣传思想工作要捧着一颗心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需要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营造一个昂扬奋进的精神环境,这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价值所在

  • 创新不只是年轻人的事

    近年来,我国人才强国战略深入推进,培养选拔人才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思想理念不断突破,使得越来越多富于激情、富有创造力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近期最直接的例证就是“蛟龙号”载人深潜项目总设计师徐芑南,他以66岁高龄重返工作岗位,77岁评上院士

  • 企业生产方式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生产性企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微观基础企业的产品必须在市场上得以实现,企业才会有利润、劳动者才有合理的收入、投资才有回报、国家财政收入才有保障

访谈

文献

  • 文献构筑信史 数据引领未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上线发布会9月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举行。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抗战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

  •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法制宣传教育

    《红色中华》创刊号及宣传漫画。资料图片《红色中华》创刊号及宣传漫画。资料图片中国共产党不仅在中央苏区制定并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文献,开始了领导法制建设的全新实践,而且开展了富有特色的法制宣传教育。《红色中华》开设了《临时中央政府文告》《临时中央政府训令》《问题与解答》《法令的解释》《苏维埃建设》《苏维埃法庭》等多种法制栏目,每个栏目都有针对性,特色鲜明。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