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负映日月 丹心碧血铸忠魂-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文献

初心不负映日月 丹心碧血铸忠魂

吴洁
2018-12-06 08:49:40  来源: 光明日报

  【重读红色家书】

  复苏爱妻:

  我为革命而死了,你不要悲伤,不要难过,应抚养爱生,以继予志。我的财产由你继承。

  夫步文上

  五月卅一

  ——这是临刑前王步文写给妻子方启坤绝笔信的全部内容。

  王步文,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安徽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31年,年仅33岁的王步文在安庆英勇就义。王步文的绝笔信,正文只有33个字,但字字铿锵,句句从容,声声柔情!今天读来,让我们对早期共产党人为信仰不惜牺牲一切的革命精神感到由衷敬佩。

  为信仰,死又何妨

  “我为革命而死了”。信的第一句话平淡而质朴,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牺牲前的悲壮,没有需要探究的深刻内涵,但我们却看到了一个革命家为信仰、为初心视死如归的悲壮和豪迈。

  1918年秋,王步文考入安庆六邑中学,自此他就树立了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远大志向,走上了革命道路。“决心挽救危若卵石的中国”,“要把一个苦难的中国变成幸福的乐园”。这是王步文立誓报国的初心,从这个时候起,他就为自己的选择奔波、呐喊。领导学生运动、传播马列思想、领导皖西南革命,鞠躬尽瘁,直至牺牲,王步文始终践行着自己“终必达其志而后已”的允诺,用碧血铸就忠魂。

  “我为革命而死了”,王步文告慰妻子他为信仰而死,死而无憾,彰显了王步文初心不负、坚定执着的追求和满腔的热血,这是中国共产党走到今天的脊梁和支柱,更是在告诫今天的共产党人,无论走到哪儿,走得再远,遇到再大的困扰,初心永不可负。

  为革命,钱为何物

  “我的财产由你继承”,体现的是王步文对妻子的关爱、呵护和对家庭的一份责任。今天一些人看到“财产”二字,立马会浮想联翩,总归是豪门别墅、万贯家财,否则,哪来“继承”?甚至有人可能会揣测王步文在物质方面有着何等的追求等等。王步文不爱财,他为党的事业可以倾其所有,这是革命家的气度和境界。

  岳西本是一个贫寒之地,一直是安徽有名的贫困县,王步文出生在这里的一户农民家庭,家底可想而知,能供他完成学业就已经不容易了。从读书、参加革命到1931年牺牲,短短几年光阴,如果说能挣到多少钱财,未免有点天方夜谭。

  王步文没有多少家财,但为了革命事业,他从不吝啬。在上海大学学习期间,为了筹措革命活动经费,他当掉了自己唯一的一套西装和结婚时的两枚戒指。王步文撰写《社会运动词典》一书得到了150元稿费,他在狱中告诫妻子:“当(党)用则用,家里少用”,区区150元,王步文首先想到的是党的事业、是革命所需。

  王步文没有多少家财,但他公私分明,公而忘私,革命经费决不允许乱用分毫。有一次,王步文因痔疮发作痛苦不堪,妻子方启坤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用帮别人打袜子攒下的钱炖了一碗老鳖汤帮他补身子,王步文皱着眉头数落妻子,“你是从哪里弄来的钱,革命经费是人民用血汗换来的,千万不能乱花”。

  没有多少家财的革命家王步文在遗嘱中让妻子继承财产,除却眷念与不舍之外,更多体现了给亲人的精神慰藉。“财产由你继承”,这里的“财产”今天已经化为无尽的精神财富,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思想动力。

  为妻儿,情何以堪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君子自风流”,这是革命家王步文的豪情和凛然正气,折射着他碧血忠魂的忠贞与无悔。但再坚强的革命者,也是血肉之躯,也有铁血柔肠的一面。

  信件开头“复苏爱妻”,复苏是王步文对妻子方启坤的称谓,爱妻则体现了他们夫妻之间深厚的情感。自1924年与王步文结婚,方启坤就一直追随丈夫,倾尽全力帮助丈夫开展工作,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毫无怨言。1925年,方启坤在王步文的影响和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夫妻双双投身革命事业。1931年王步文为革命牺牲后,方启坤含辛茹苦把烈士的一双儿女抚养成人。1985年,方启坤因病去世,骨灰根据她生前遗愿安葬在王步文墓旁,两位革命伴侣终归再次走到了一起。

  “你不要悲伤,不要难过”,既是对爱妻的无限怜爱与不舍,也是对同为共产党员妻子的劝慰与鼓励,更是革命家“为革命死,为大众死”碧血忠魂的生动写照。方启坤怎能不肝肠寸断、怎能不刻骨铭心,但她牢记丈夫临终的嘱托,用一生的默默坚守,诠释着自己的初心。

  王步文离开这个世界已经87年了。他的革命生涯是短暂的,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他留给妻儿的短短一封信却激励着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奋勇前行。

   (作者:吴洁,系安徽省安庆市委党校副教育长、副教授)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新时代青年职业选择的价值省思

    1835年8月,中学毕业的马克思撰写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是他在思考自身生命轨迹甚至人类前途时在这简短的文字中,马克思的择业观可见一斑,那就是从事为全人类谋福祉的事业并甘愿为之贡献一生。当代中国青年也正处在和马克思当年一样的年龄阶段

  • 快递员维权遇困境 工会援助促和解

    伴随着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和大众消费模式的转变,快递员队伍不断壮大。然而,有些快递公司用工管理不规范,不少快递员在维权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2018年4月,曾某来到合肥市职工帮扶中心寻求法律援助。职工帮扶中心指派法律援助律师详细地了解曾某的主要诉求和现有证据。

  • 把握工会组织的新使命新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领导召开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指导制定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意见、全总改革试点方案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每到一地考察都深入基层看望劳动模范和一线职工,亲临全总机关与劳模代表座谈,给“郭明义爱心团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就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工会工作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实践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

  • 奋力开创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2018年10月22日至26日,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心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思考一以贯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

访谈

文献

  • 初心不负映日月 丹心碧血铸忠魂

    我为革命而死了,你不要悲伤,不要难过,应抚养爱生,以继予志。我的财产由你继承。——这是临刑前王步文写给妻子方启坤绝笔信的全部内容。王步文,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安徽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31年,年仅33岁的王步文在安庆英勇就义。

  • 革命大家庭的无私大爱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红色家书中,有一类家书格外特别,这类家书,是专门写给烈士后人的。它冲破和超越了血缘亲缘关系的藩篱革命军人有进无退,曹渊壮烈牺牲曹渊,1902年生于安徽寿县,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员。在周恩来同志领导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两次东征中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