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文献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19-03-28 09:31:25  来源: 人民日报

 九、促进了民族平等团结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开发西藏高原,共同缔造西藏历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走符合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确立并实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内容的民族政策。

  60年来,西藏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在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斗争中,西藏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

  60年来,中央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把西藏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西藏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据统计,1959年至1965年,在全国经济形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央给西藏地方财政补贴持续增加,累计5.9亿元。1963年和1964年,国家拨款140万元,作为扶助贫苦农牧民发展生产的无偿投资,使3000多户牧民有了自己的牛羊。国家还拨专款建设了一些重大项目。据统计,1959年至1964年,国家共发放847万元无息和低息农牧业贷款,其中包括种子、口粮2000多万公斤,放贷耕牛18000多头,羊13000多只,其他牲畜3500多头,农具10万多件,制造农牧业生产工具的钢材95吨。

  在西藏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中央政府广泛动员和组织全国各省区市支援西藏,实现了互帮互助、共同繁荣发展。20世纪60年代,包括新疆的粮食、福建的茶叶、四川的优良畜种、上海的毛毯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生产生活资料,有效满足了西藏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各民族之间手足情深,患难与共。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时,西藏60多位牧民组成一支送马队伍,走了整整26天,行程5500多公里,将240多匹马送到邢台。30多年后,一个由28人组成的代表团,带着60台邢台牌拖拉机到拉萨回访,回馈当年西藏兄弟的送马之情。1985年、1990年、1997年西藏那曲遭遇特大雪灾时,全国各族人民伸出援手,及时送来粮食、棉衣、棉被;2008年四川汶川遭遇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后,西藏各族人民捐款、捐物,把爱心送到灾区。此类相互支援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帮扶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先后于1980年、1984年、1994年、2001年、2010年、2015年召开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不断完善支持西藏发展的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第一次座谈会后,西藏实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治穷致富的政策。第二次座谈会后,实行“两个为主”(家庭经营为主,市场调节为主)和“两个长期不变”(牧区实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农区实行“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政策。第三次座谈会后,中央为支持西藏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涉及财政税收、投融资、金融、价格补贴、外贸、社会保障、农业和农村、企业改革等多个方面。2005年,西藏自治区实行“草场公有、承包到户、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第三个“长期不变”政策。

  进入新世纪后,中央根据发展形势的变化和西藏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强化优惠政策支持力度。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西藏发展 维护西藏稳定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共有40条优惠政策。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政策和重大项目的意见》,优惠政策更加全面。以中央对西藏的财政支持为例,据统计,1980年至2018年中央向西藏的财政补助累计12377.3亿元,占西藏地方财政总支出的91%。

  各省区市、大中型企业的支援始于20世纪60年代。改革开放后,发达省(市)支援西藏的力度不断加大。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全国支援西藏”的方针和“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模式,为西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截至目前,各支援省份累计组织1.8万多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援藏工作。2015年以来,来自全国的教育、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为西藏社会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口支援单位累计实施援藏项目超万个、落实援藏资金超过400亿元,有力支持了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西藏人民与全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更加紧密,空间分布上交错杂居,情感上日益亲近。越来越多的人才从全国各地来到西藏,带来了先进的理念、技术,受到西藏各族群众的认可和欢迎。西藏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员到四川、青海、甘肃、北京、广州、上海等地经商、办企业。不同民族之间的自由流动、相互通婚成为常态。今天的西藏,不同民族组成的幸福家庭随处可见。拉萨八廓街附近有一个20多户人家聚居的大院,居住着汉、藏、回等不同的民族家庭,亲如一家。

第1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共10页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创新职工群众工作 提升维权服务本领

    观点提示:广大工会干部要增强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成就感,热爱职工群众工作,创新职工群众工作,丰富职工群众工作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工会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 市场可达性、人口流动与空间分化

    目前的高铁网络规划基本覆盖了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城市区域,在满足空间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同时,对促进要素流动与集聚有着积极作用。以上研究具有如下政策启示:首先,大力发展高铁的同时要兼顾相关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勤成本不仅受到高铁影响

  • 互联网使用、就业决策与就业质量

    在信息化时代,由互联网创造的巨大信息交互平台,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参与者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渠道。互联网提供的及时有效信息因此,首先,要继续推动互联网的全民化、普惠化建设,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和培训,激活更多的潜在用户

  • 为什么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

    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稳就业居于首位。这个安排和导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政策含义。首先,在各项政府工作中给予就业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宏观政策中赋予就业更高的优先序。

访谈

文献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 毛泽东的入党时间为何是1920年

    今天的中央档案馆保存着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物——毛泽东亲自填写的中共八大代表登记表。在登记表的“入党时间”一栏1920年初,毛泽东身处北京,正忙于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运动。张敬尧是皖系军阀,1918年3月就任湖南督军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