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资料索引-正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要有新思路
——第五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述要
汪越
//www.auribault.com 2016-05-12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更多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需要有新思路,新理念,新概念,面对时代发展所提出的种种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须回答问题,寻找出路,迎接发展。

  第五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4月2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高校150余位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及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主题,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现状以及前景展望。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教授将本次论坛主题词概括为:回顾成就、直面问题及展望未来。

  回顾过去成就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自2005年设立以来,已经形成了包含六个二级学科的学科体系。本次论坛邀请了全部六个二级学科的12位专家对2015年度各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展示,就本学科所关注的学术热点问题以及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交流。大家认为,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基地的机构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都取得了弥足珍贵的发展,基本形成分布趋于相对合理、学科体系更加完备、人才队伍不断优化的良好格局。尤其是近年来学科成果更加丰硕,国际学术交流显著增加,不仅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国际视野,更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增加国际影响力,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教授从五个方面对2015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即学科发展相关文件、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点激励平台建设情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她认为,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学院自身的高度重视,措施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在2015年度取得了重要进展。

  直面现实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宣传工作,密集地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文件,各地各部门也出台各种贯彻落实的具体政策和措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正受到高度重视,并且从多方面得到大力的支持。但直面现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仍然存在众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所属各二级学科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不足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指出,怎么看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个学科定位的问题,需要确立学科性与专业性。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教授则认为,应该以人类解放作为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逻辑主线,用马克思主义的品性也就是批判的精神和立场来辨识是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杨凤城教授强调,一个学科要建设,首先得要凝练学科方向,确立优势学科建设方向,教学和研究应该凸现优势。北大陈占安教授注意到现在为止,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定位不是很明确,外延作用过大,概括梳理二级学科的研究成果依然有一定的困难。武汉大学郑永廷教授指出,目前学科的基本问题研究不能达成一致,需要进行学科理论体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树荫教授认为,学科的综合性不能用简单的广义和狭义概括,需要明确一个学科的边界,加强学科建设。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山东大学周向军教授指出,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研究与我们国家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实际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问题是创新不足,有的观点没有新意。陈占安教授指出,目前的基本理论研究简单重复的现象十分明显。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韶兴教授提出,需要注重内涵彰显特色质量,形成建立在较高质量基础之上的突出专长优势和特色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段忠桥教授强调,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的需要,不能成为纯学术的自娱自乐。

  此外,武汉大学孙来斌教授呼吁应加快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的人才成长和队伍建设速度,应对当前从事发展史研究的队伍青黄不接、整体较弱、学科研究产出率偏低及人才成长周期较长等问题。

  展望未来发展

  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需要有新思路、新理念、新概念,面对时代发展所提出的种种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须回答问题,寻找出路,迎接发展。

  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方向问题,教育部社科司副巡视员陈矛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应当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身,应当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意义和作用,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校理论研究的领导地位和哲学社会科学当中的基础和支撑地位。

  研讨会中,专家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中所面对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些建议都是基于一个总的原则,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须直面当前的社会现实,要解决现实问题。这也是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顾海良教授所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报告的主要精神。他认为,建设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对于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重要意义。要加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话语体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高校理论培养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必修课,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中国智慧和中国软实力的贡献。(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