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从“一带一路”讲起-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书库

中国故事从“一带一路”讲起

敦 麟 小章
2018-09-28 11:19:4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帮助肯尼亚修建的高铁通车,当地人民欢欣鼓舞

  为什么中国不到10年时间修了2万公里的高铁,而美国一寸高铁都没有修出来?王义桅在世界各地讲“一带一路”时,常遇到这个问题,他给出的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因为我们要回家”!他讲的春节前带女友回老家的故事,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听众。

  天边不如身边,道路不如故事。王义桅从国际关系角度诠释“一带一路”的专著《“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问世以后,中国外交部亚洲司两次委托他带团去周边国家巡讲。他马不停蹄奔走于50多个国家,给高官、学者、企业家、媒体人甚至国王、总统讲述“一带一路”这个最新鲜的由中国开头的故事,并把这些经历以及在“一带一路”国际会议上的演讲集结成《王义桅讲 “一带一路”故事》。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为该书所作序中,提炼出王义桅讲中国故事的三条基本经验:双方要“对话”,而不是一个人“说书”;讲“中国自身”,也讲“对方关切”;讲“两国合作”,不忘讲“国际时空”。“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沿线的64国中,有8个最不发达国家、16个非WTO成员国、24个人类发展指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关切有极大不同,没有“国别研究”的功底,用一个“底稿”去不变应万变,人家自然误解你是让他们硬穿“中国鞋”。

“四个自信”的国外延伸

  王义桅认为,“一带一路”的魅力就是中华文明魅力、中国现代化魅力及中国改革开放魅力的全面展示。建设“一带一路”的自信是国内“四个自信”的国外延伸。

  联合国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全部产业,可以生产从卫星到味精、从火箭到火柴的所有东西。在非盟总部举办的学习习近平《摆脱贫困》研讨会上,以非洲为代表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认识到,没有基础设施,就很难实现工业化;不实现工业化,民主化就注定失败。非洲11亿人中有4亿贫困人口,5亿人还没有用上电,工业化没有开始或处于初级阶段,十分看重中国“要致富先修路,要快富修高速,要闪富通网路”的经验,积极响应中国“三网一化”——在非洲建设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区域航空网、基础设施工业化,从对接“一带一路”中看到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希望。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预测,解决世界问题寄希望于中华文明,不仅五千年来连续不断,且世俗包容。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总部提出了“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和清洁能源”三位一体的模式。整个世界上11亿多人没有电,煤和油发电,一定会增加碳排放。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怎么办?中国人摸索出了一条办法:“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跨国互联。”

  从思想层面说,“一带一路”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彻底告别近代,走出西方,正在纠偏近代西方主导的海洋型全球化导致的内陆国家和地区文明衰落,倡导包容性全球化。“一带一路”是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它将人类四大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串在一起,所开创的文明共同复兴的秩序可被称为“文明秩序”。

  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在1936年出版的《丝绸之路》一书中写道:“中国政府如能使丝绸之路重新复苏,并使用现代交通手段,必将对人类有所贡献,同时也为自己树起一座丰碑。”“中国人重新开通丝绸之路之日就是这个古老民族复兴之时。”

 传中国经验 造共荣之势

  “一带一路”建设将中国的改革开放经验、工业化经验、脱贫致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引起沿线国家的改革和国际体系变革。比如,非洲领导人来中国坐高铁,意识到高铁是不等人的,被迫改变了生活习惯,回国倒逼改革。肯尼亚总统肯雅塔每三个月到蒙内铁路和蒙巴萨港建设工地去视察一次,学习中国经验。国际层面,亚行、世行都因为亚投行“高效、绿色、廉洁”高标准也不得不做出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因为人民币国际化而悄然变革。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这句话表明,通是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安全的关键。阿富汗就是典型例子。阿政府认为“一带一路”给阿富汗实现和平与发展带来福音,阿绝不能错过这最后的机会,希望将地缘战略优势转化为实际经济利益,提出以光缆、交通、能源“三通”促“五通”,不仅使阿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更让其扮演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中东、非洲,中亚与南亚及印度洋的“五方通衢”角色。为此,中阿双方正探索“中巴经济走廊”向阿延伸的可行性。

  “一带一路”倡议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式写入联合国安理会涉阿决议,足以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展示统筹协调、标本兼治的东方智慧,是解决阿富汗治理困境的希望,旨在以“五通”、地缘经济乃至地缘文明消除近代以来阿富汗作为“帝国坟墓”“地缘政治角斗场”的魔咒、打破贫困与暴力恶性循环,并将为全球与区域治理树立典范,突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文明性、和平性、包容性。

展中国担当 呈公共产品

  彭博社引用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报告预测,到2050年“一带一路”有望振兴给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八成的地区。未来10年,“一带一路”将新增25万亿美元的贸易量,这给经济全球化打了一剂强心针,带来了希望。“一带一路”在器物层面是物质性公共产品,在制度层面是制度性公共产品,在精神层面是观念性公共产品。人类社会处于一个新起点上,世界是朝向开放包容还是封闭极端,这是21世纪之问。中国的回答是:世界是通的,提出以“五通”为内容的互联互通方案。当今世界的国内治理与全球治理难题,多体现“不通”之痛。习近平主席指出: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会长韩方明称赞说,《王义桅讲 “一带一路”故事》展示了王义桅在公共外交方面的知行合一、“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之道,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对推动“三农”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短短7个多月的时间内,他深入郊区农村,走田头、访农户、听民生、摸民情、解民忧一、在“三农”发展战略上,习近平同志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强调,“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 劳动合同管理流程再造(之七)

    我国劳动立法习惯于劳动合同的书面化,长期以来对事实劳动关系或者劳动合同事实上的变更持否定态度,这从以往的立法可以看出。重书面约定而轻事实行为的做法最明显体现在以下两条法规中一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第(二)项规定,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

  • 以利益平衡为出发点 构建和谐劳动法律关系

    最高人民法院先后颁布过四个体系性的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解释,此外还有若干涉及人事争议、《工会法》等具体问题的司法解释。《规划》明确劳动争议审判双保护的理念,并且突出了劳动争议审判寻求平衡的要求。坚持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促进、维护用人单位生存发展并重是近来我国劳动争议审判工作中反复强调的理念。

  • 打赢人社扶贫攻坚战,人社部门还有这些任务!

    近日,人社部印发《打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上一期,我们介绍了今后三年的目标任务,以及就业扶贫、技能扶贫有哪些具体措施(点击以下链接复习)。打赢人社扶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看这里!

访谈

文献

  • “抗战文献平台”与抗战史研究的新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时,对抗日战争研究作出一系列重大指示,强调要加强资料收集和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对史料的掌握,是史学研究的根本之一。然而,史料收藏的不平衡造成了学术研究的不平衡,实际上也限制了学术的均衡、自由发展。

  • 抗日名将的挚爱与赤诚

    “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打日寇、打汉奸,千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这是1945年2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会为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战死沙场所作的挽词。彭雪枫很早参加革命,在红军时期,先后追随毛泽东同志参加五次反围剿、四渡赤水等著名战役。抗战爆发后,彭雪枫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