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关于美的“框架史”——评《中国美学经典》-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书库

一部关于美的“框架史”——评《中国美学经典》

魏广君
2018-12-27 10:36:51  来源: 人民日报

  张法主编的《中国美学经典》7卷本,选取自先秦至清代,中国文化史上关于美学情态的文字、篇章、论述,加以分门别类的注释和解析,力求为我们当代美学研究提供一条传统中国人之审美观念、审美风尚的清晰路线。他以建设当代学术新体系的思路去选择资料,将暗藏其中的审美“眼线”及其演变、发展的规律,条理明晰地呈现给了当代学人。

  一套书的编辑过程,是围绕主编的学术思想去实施和完成的。这套书是张法实施中国型的文艺学、艺术学和美学新体系架构、关键语汇生成与连结的典范性编著。如他所言,这是为中国美学史这一学科的新提升而进行的基础性建设。同时,由于中国美学史学科在结构上和思想上的特殊性,在推进这一学科时,《中国美学经典》的编著体系架构,将中国美学之美与学的历史,以及在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一些关键问题凸显出来,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作为美学资料体的独立价值、编著者的思维方式和思想魅力的体现,更在于中国美学史从建立到新历史时期的重构过程中,得到了新的提升,使我们有可能摆脱或终结以往深受西方美学学科体系影响的中国美学的书写史,而开始发展成为中国文化体系下的美学的书写史。

  论及这方面的著作,不得不谈到已经出版的三种美学资料体,只有通过对比才能谈论选本的价值体现。

  1981年出版的上下两卷本《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从先秦至清末的文、史、哲典籍中精选出蕴涵一定审美意识和观念的涉及美、美感、艺术的文字资料,从审美角度提示出关键词及其发展变化上的线索。虽然说在资料选择的丰富性上有所欠缺,但是却开创性地结构了选编中国美学史资料的一个框架。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美学史的著作不断面世,我们发现古希腊的艺术理论家以严密的逻辑探求美的本质,形成了许多能动的灵活的和相互联系的美学范畴,诸如“和谐”“悲剧”“喜剧”等,这些美学范畴是他们对美之研究而成为学的重要组成因素。同样,中国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的兴盛是审美活动快速发展的结果,为了理清中国古典的准美学见解、观念、范畴在社会活动和艺术活动中的历史发展线索,1988年3卷本的《中国古代美学丛编》出版,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和认识基础上把材料分为“作品、创作、鉴赏”三个部分,并对所有辑入的范畴进行了提要。2004年出版的19卷本《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则是要建立一个巨大的资料体,以文献的原初形态来呈现中国传统美学的全貌,由于力求体量庞大,对蕴含一定审美意识和观念的文本都尽量予以选入,在中国美学的审美意识、观念、范畴、理论与思想历史发展主脉络的显现上,若稍加提点将会更显圆满。

  这部7卷本《中国美学经典》在选择的内容上,按朝代顺序为我们提供了中国哲学、宗教思想、制度文化、生活形态所关联的准美学见解、范畴和美学思想。张法言之是“先从真、善、美的区分界定出美,然后以艺术美为本质性和典型性的美,以自然和社会的审美现象为次要性和混杂性的美”。这套书每一卷中都设有“全书导读”,每一编中又有“本编导读”,前联后贯,撮成提要,简明扼要地阐释了中国人关于美的理解,可以说是一部关于美的“框架史”,一部中国美学小史简编。

  这套书将中国古代美学资料与西方新型美学牵涉到的新范畴、新概念联系在一起,使之在美学史、地域性、民族性等方面呈现出独特价值,并形成了整体逻辑上的关联,体现出对现代审美视域全时空的中国观照。

  (《中国美学经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学习问答》】如何在实现宏伟蓝图中贡献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论断,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新的时代内涵面对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竭诚服务 切实维权 促进工会提质增效

    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和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为工会工作明确了思想、指明了方向重学习。工会干部必须要注重学习,练就过硬本领。一是要突出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

  •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科学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我国工运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同党的关系,本质上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同本阶级群众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由党和工会的自身性质决定的

  • 到劳动中释放潜能

    从简单重复的体力教育转化为多学科能力联结的能力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崭新内涵。智力劳动的综合性、复杂性要求学生必须在劳动中获得充分的发展机会,借助于卓越的课堂品质不断释放自身潜能。人本来就是劳动者。教育的任务也在于培养劳动者。劳动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访谈

文献

  • 初心不负映日月 丹心碧血铸忠魂

    我为革命而死了,你不要悲伤,不要难过,应抚养爱生,以继予志。我的财产由你继承。——这是临刑前王步文写给妻子方启坤绝笔信的全部内容。王步文,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安徽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31年,年仅33岁的王步文在安庆英勇就义。

  • 革命大家庭的无私大爱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红色家书中,有一类家书格外特别,这类家书,是专门写给烈士后人的。它冲破和超越了血缘亲缘关系的藩篱革命军人有进无退,曹渊壮烈牺牲曹渊,1902年生于安徽寿县,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员。在周恩来同志领导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两次东征中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