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践行“四力”的精心之作-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书库

一部践行“四力”的精心之作

李训喜
2019-05-08 09:17:42  来源: 光明日报

安徽教育出版社 二?一九年三月出版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时代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推出大型报告文学《一条大河波浪宽(1949-2019中国治淮全纪实)》。

  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时代画卷。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要事,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一定程度上讲也是一部治水史。淮河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加之历史上黄河夺淮的长期影响,导致淮河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也是一条极其复杂难治的河流。新中国成立之初,淮河成为第一条被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开启了新中国治水事业的伟大征程。《一条大河波浪宽》采取全景扫描的方式,全面、系统、真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淮河的历史进程。从书写内容上看,该书纵向贯通上至党中央、中央人民政府,下至沿淮各级党委政府、村组民圩、治淮工地、水文站点,横向贯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以治淮为主线,兼及治黄、治江等治水大业,涉及淮河一百多条河流、近百个工程、数百个人物,是一幅壮丽的治水画卷。同时,该书还以治淮为载体,折射沿淮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成就。从时间跨度上看,该书以新中国治淮为主轴,上溯大禹治水、曹操“千年之问”、明清治河之争、近代“导淮计划”,通过对历史上治淮兴废的深入探照,凸显了新中国治淮的辉煌壮举。该书还将800年前黄河夺淮和新时代引江济淮加以巧妙连接,使得淮河流域水旱灾害频仍的苦难史与当今人水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形成了鲜明对照。从叙述节奏上看,该书宛如一部规模宏大的交响曲,有治淮年代的高潮迭起,有遭遇曲折时的慢板叹息,有徘徊前行中的执着赞歌,更有筑梦新时代的黄钟大吕。该书深刻诠释了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弘扬团结治水、合力兴水的优良传统,治淮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这是一部植根人民的艺术之树。党和人民的鱼水之情贯穿全书,沿淮干群的热烈拥护和全身心参与是治淮事业的成功基石。正如该书所引傅作义的话,“历史上没有一个政府,曾经把一个政令,一个运动,一个治水的工作,深入普遍到这样家喻户晓的程度,这是一个空前的组织力量。依靠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政府深深扎根在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土地、每一个人心的深处,因此,人民政府的力量是不可摇撼的伟大”。新中国治淮是扎根于人民心中的伟大事业,人民群众改变淮河历史的实践也是《一条大河波浪宽》得以成功的动力源泉。该书不仅展现了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生动形象,记载了水利战线上的鲜活人物,还以大量篇幅描绘了人民群众支持治淮、投身治淮、献身治淮的感人事迹。有治淮英模李秀英,有攻克“马肝土”的刘美山,有“我就是倒了,水尺也得立着”的基层水文观测员李泽銮,还有那些牺牲在治淮一线的无名英雄,这些“小人物”有故事、有感情、有温度,可触可感、可歌可泣。该书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身上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新中国治淮事业要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文艺创作也要为人民创作、为人民立言。

  这是一部践行“四力”的心血结晶。《一条大河波浪宽》的作者在后记中说,“这是一部行动之书”。该书作者在3年多实地采访中,三觅三江营、三访三河尖、七渡淮水、五涉颍水、两至北汝河、四出正阳关、两寻长台关,行程3万里,走访了沿淮四省15个地市60多个县区,采访了800多人次,查阅了700多万字治淮史料以及2000多万字地方史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有时为了一个数据、一段史实、一个工程、一个人物,一次次到现场与采访对象商讨核实,一遍遍从卷帙浩繁的故纸堆里爬梳分析,使许多珍贵的史料、鲜为人知的细节得以披露,新中国治淮的家国记忆得以完整再现。在这部作品里,对治淮不仅有整体性的体认和描绘,还有显微镜式的体察和剖析,很好地处理了宏大叙事与细节再现的结合、时代讴歌与历史探寻的贯通、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一部有政治高度、时代热度、视野广度、历史厚度、人物温度、艺术纯度的好作品。该书深刻证明只有下一流功夫,才能出一流作品。

  (作者:李训喜,系诗人)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坚持首善标准 强化使命担当 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中国工会十七大第一次全面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工会组织不愧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广大职工不愧为推进首都建设发展的主力军。这些变化和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全总坚强领导以及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民航工会工作再创佳绩

    工会十七大报告用“八个坚持”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科学准确的概括。“坚持加强基层工会建设”是其中之一,充分说明了基层工会在工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民航工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作为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切入点,着力推动基层工会真正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推动新时代民航工会工作再创佳绩。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创新时代浙江工会改革新局面

    工会改革创新理论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八个坚持”之一,是重要论述的有机组成部分,核心要义就是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深化工会改革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对关系,摆正工会与党政的关系,摆好工会与职工的关系,摆准工会机关与基层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服务大局的“公转”和服务职工“自转”的统一融合,切实把工会改革向纵深推进。

  • 劳动者权益保护要与时俱进

    从属性是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以及保护对象——劳动者的基本特征。在“互联网+”就业形态下,互联网平台用工对传统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特点减弱,使平台用工劳动关系的认定遇到了挑战,对这些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要结合其特殊性进行探索和完善。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