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书库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唐爱军
2019-09-14 09:42:07  来源: 光明日报

《砥砺前行——引领民族复兴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

  李海青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既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政治命题,也是一个急需回答的理论命题、学术命题。就连西方一些学者也强烈关注这一命题,提出“把中国共产党带回分析的中心”的学术主张。李海青教授撰著的《砥砺前行——引领民族复兴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就是着眼于这样的问题意识,用学术讲政治的方式,构建独特话语体系,试图去刻画、解码中国共产党。可以说,这本书是近年来众多“解码中国共产党”著作中独具学术原创性的著作。

  这本著作运用“使命型政党”这一独特的学术框架解码中国共产党,从学理上揭示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内在品质和基本特征。作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概念,认为,它指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与把握为前提,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宗旨,以实现自身民族、国家的解放或发展为自觉使命,以推进世界大同、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使命,具有强烈的历史主体意识与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情怀的一种政党类型。中国共产党就属于这样的政党类型。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奋斗史,就是一部确立使命、追求使命、实现使命的历史。作为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专著,这本著作的理论价值,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呈现:

  它为理解中国共产党、解码中国共产党打开一个决定性学术通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我们需要从诸多角度加以阐释、加以推进。其中,用学术讲政治,从学术角度阐释中国共产党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只有深入推进对中国共产党及其行为模式的学理性阐释,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话语权。这本著作最大的理论特点就是尝试用学术讲政治,运用“使命型政党”学术框架理性分析中国共产党,为我们破除西方话语霸权,用中国学术话语理解、解码中国共产党开了先河,进行了颇为成功的学术探索。

  它搭建起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四梁八柱”。该著作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开先河”式地让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概念得以出场,而且在于搭建起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四梁八柱”。有效地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学术任务。该著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主要特点:对伟大使命的明确认知与自觉担当、对历史规律的理论探求与实践遵循、对指导思想的极度重视与发展创新、对人民群众的价值承诺与利益关切、对民主集中制的制度要求与组织建构、对党性修养的高度强调与典范示范。这六点既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基本特征,实际上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

   它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供给,为中国共产党更好地全面从严治党、自我革命提供了基本遵循。该著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作者提出中国共产党是引领民族复兴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具有使命担当、把握历史规律等“优良基因”或“高超本领”。我们党需要不断自我革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尤其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我们党经受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如何推动党自我革命?这本著作围绕使命型政党为中国共产党勾勒出“路线图”,以使命型政党为核心的一系列理论观点为中国共产党更好地全面从严治党、自我革命等提供了非常有益、有效的供给。

  它提出了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思想观点。该著作从民族国家、国际交往以及人类社会三个维度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担当,凸显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人类”的历史情怀。17岁的马克思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他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这是青年马克思的强烈使命,也应当构成当代中国共产党的豪情壮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和恩格斯意气风发地说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他们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追求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的解放,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其最终使命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作者完整准确揭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对于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唐爱军,系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争当新时代合格工会女职工干部

    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目标就是让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工会女职工干部要积极投身这项活动中来,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争做新时代合格工会女职工干部。

  • 建立完善的调解机制 妥善处理劳动争议

    愈加细化的社会分工带来了复杂的劳动关系,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各种劳动争议的发生。当现行法律回归社会现实时,法律如何调解劳动争议?当劳动争议的新情况再反馈到法律时,法律又将做出哪些回应?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 试用期不该成社保“盲区”

    近日由中国社保专业机构51社保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2019》显示,在入职当月或次月及时参保的企业比例达到77.5%,相较去年有了较为明显的回升,但仍有19%的企业选择试用期结束后才开始为员工缴纳社保。这也说明,由试用期未按照规定及时参保导致的试用期社保“盲区”值得各方关注。

  • 提高工会会员普惠服务水平的思考

    在新生代职工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如何运用多层次的服务内容,高质量的服务水平,提升广大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工会会员普惠服务就是顺应时代要求,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创新载体。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