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书库

走近“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

吴青
2019-11-27 09:12:09  来源: 学习时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一书,书中收录了中国县域经济报于2011年开展的“追寻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39篇采访实录。这39篇文章因建党90周年之际开展的一次不同寻常的追寻之旅而成篇,当时刊发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今日这些文章结集出版,再度重温追寻之旅,对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很有意义。

  本书39篇采访实录,由部分县委书记自己、他们的亲人、战友和同事的回忆组成。语言朴实无华,平易自然,于记忆中见细节,于情深处见真章,带我们回望了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献身革命和建设的激情岁月,追溯了党带领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峥嵘历程,让我们在他们与新中国一起成长、一路走来的历史足迹中,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和卓越品格,接续他们的伟大力量和精神图谱。

  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都是很早参加革命,受访时已离任县委书记岗位多年,且多数人已经离世,留下的资料很少,这使得整个采访过程颇为辗转颠簸,这些辗转的追寻过程,串起了与他们相关的很多人,串起了历史洪流中他们散见的人生经历,让我们通过多样视角丰满对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的认识。这些辗转的追寻过程也成为了文章的一部分,凸显了追寻不易,证明了追寻的价值重大。

  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是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身处旧中国和新中国的历史转折处,从战火纷飞中走来,投身到建设新中国的伟大进程中;他们扑下身子扎根基层,将青春奉献给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建设岁月。本书让我们看到他们挺身融入时代深处,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交叠在一起。在同一个时代、在同一个国度,一群人在不同地方做着同样的事情,让这本书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故事,而是一个时代的群像。我们不只看到了集体意识中个人意识的独特性,也看到了集体意识的普遍性。采访实录为我们保存了一代人光辉的奋斗经历,让我们触摸到国家一个特殊阶段的发展脉络,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真实模样,为人物鉴心、为历史明德、为时代立言。

  “天下事莫不起于州县,州县理则天下无不理”。县级政权是中国最核心的行政治理单位。它承上启下,关系着基层群众的生活和命运,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抓好县域治理,就是巩固国家执政之基,县委书记作为县级政权的领导人,其职责使命之重要不言而喻。在旧中国向新中国的过渡时期,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们刚下烽火连天的战场,转而就进入百废待兴的建设战场。当时基层基础薄弱,局面复杂,他们于一片乱局中奔赴基层一线,于一穷二白中从零起步,带领群众搞生产,指导基层搞建设。

  本书告诉我们,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面对风浪考验始终坚定如一,将贯彻中央精神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他们关注人民的切身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积极性,极大改变了人民生活水平;他们科学谋划县域发展前景,农业实现丰收,工业突破空白,交通不再闭塞。郡县治,天下安。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们在党的领导下,运用科学工作思路,带领人民实现了基层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新中国基层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们用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建立植根中国基层实际、吸收中华文化根脉、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是新中国史上基层治理模式的探索者和开辟者,为我国基层治理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当今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其特别意义在于,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对于今日的我们,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已是远去的历史,但他们的故事不应也不会远去,他们的高尚人格没有被岁月忘记,他们的奋斗经历没有被岁月淘洗,他们不仅被记录在县志上、记录在同事口中、记录在家人朋友心里,也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中一页页光辉篇章,为我们树立起一座时代丰碑,夯实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本书告诉我们,他们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以勇担重任、报党报国的情怀扎根基层,为基层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他们心中有民,全心为民,以与人民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觉悟,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他们心中有责,求真务实,以勤勉尽责、锐意进取的胆略,在百业凋敝的困境中推动基层发生深刻变化。他们心中有戒,秉公用权,以严格自律、清正廉洁的作风,为基层创造了坦荡为官、清白做人的党风政风家风。

  追寻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的革命精神、革命业绩,让我们再次感悟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崇高政治理想,认识党带领人民取得伟大成就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这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根本动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观往知来,今天的我们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要从先辈那里接过宝贵的精神财富,担负起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责任和豪情壮志。只有真正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才能擘画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图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国企工会深化改革应处理好四方面关系

    工会要坚持增“三性”去“四化”的改革要求。党中央关于群团工作改革的重要决策,要求工会坚持“三性”,破除“四化”,回归工会工作本位,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和贴心人。

  • 人工智能发展下劳动者知识技能重塑的建议

    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模型建立的机器模仿人的思维、感知、认知和行动的表达系统,具有在广泛应用环境范围内实现特定目标任务的能力。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将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 新时代劳动竞赛的新模式与趋势探析

    劳动和技能竞赛的百年历程跌宕起伏,但未来光明无限,因为它是职工渴望的展示舞台,是企业期待的有利抓手,是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新时代应积极探索并创新竞赛的机制、载体、方式、平台等,降低竞赛门槛,扩展竞赛领域,提高参与量和覆盖面,把最广大职工群众吸引到竞赛活动中来,实现“广泛开展”;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重点,设定目标、突出主题、丰富内涵、力求实效,实现“深入开展”;创新完善竞赛的组织领导、过程管理、绩效评估、奖励激励等机制,实现“持久开展”。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强化工会组织党的政治建设

    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党的领导是工会的优良传统,是工会工作的准则和具体要求,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和政治保证。工会组织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工会工作各方面。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