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性阐释“中国道路”的力作-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书评书讯

学理性阐释“中国道路”的力作

刘同舫
2020-09-02 14:48:26  来源: 学习时报

  由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教授独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中国道路及其本源意义》,是一部从学理上阐释中国道路及其本源意义的巨作。全书以“中国道路”“本源意义”两大关键词为逻辑主线,着眼于回答“何为中国道路”“中国道路何以生成”以及“中国道路有何本源意义”等重大问题,旨在把道路问题置于“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的总体框架中,力求用“中国道路”解释“中国奇迹”,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道路”,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理论”,将中国道路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无论是对中国道路理论原点的深刻剖析,还是对中国道路实践意义的全面论述,全书无不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与中国气派。作者将中国道路置于世界历史的宏大视野中进行考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体图景中予以观照,力图为全面把握中国道路及其构建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在此意义上,该书对推动中国道路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生成作出了独创性的学理贡献。

   该书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第一,理性分析、科学严谨。全书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中心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展开系统研究、详细论证和深刻阐发。作者以中国道路的本质逻辑、历史逻辑、目标逻辑、实践逻辑与制度逻辑为总体框架展开,侧重从学理角度研究中国道路的核心要义及其生成机制,并在系统阐发中国道路本源意义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道路”的鲜明观点。全书各章节紧密围绕中国道路这条主轴,每一章节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贯通,逻辑严密,环环相扣。作者有理有据、层层推进、深入论证,既注重学术创新性,又体现理论科学性,使读者能够在清晰的理论框架中厘清中国道路的应然性、正当性与合理性,理解中国道路对于人类文明发展所具有的世界历史性意义。

  第二,立意高远、见解独到。该书从世界视野和人类发展的总体进程出发,多视角、多层次概述了中国道路为世界作出的生存性贡献、发展性贡献、和平性贡献、制度性贡献、文化性贡献,讲述了中国道路的自我超越及其对西方现代化道路困境的突破。该书一方面注重从现实角度全面展示中国道路的光辉成就,即从宏大的视角向我们昭示中国道路何以“一枝独秀”、雄踞世界之林;另一方面更注重从学术层面、理论高度分析中国道路的存在意义、把握中国道路的发展规律和探讨中国道路的现实问题。作者以深厚的知识素养“言他人所未言”,在学理层面提出全新论断:中国道路具有本源意义,是回答近代以来中国总体性问题的基础依据与理论源头。该书体现了作者极具创新能力的理论魄力,围绕中国道路与强国理论大胆探索并阐发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念,如“强国逻辑”“三机制论”等,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探求如何运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理论,提出“生产—表达—传播—影响—供给—自信”的六个维度构成中国话语建设基本问题的观点。该书的理论分析见解独到,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在启发读者的同时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第三,文风朴实、语言生动。该书文风质朴,语言自然洗练,毫无刻意堆砌的痕迹,且文笔流畅,思路清晰。作者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平实流畅的笔触,深入浅出地向读者展示了中国道路的演进全景,在论述中国道路特点、优势的同时不回避客观问题,注重引用经典作家文献、语录又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解读。全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条分缕析、语言清晰,对每一个问题都力求以真实事例、科学理论支撑佐证,做到了持之有据、言之有依,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中国道路及其本源意义》一书将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外相结合,清晰概括了中国道路的丰富内涵及其本源意义,正面阐述了中国道路的光辉征程,集中回答了国内外理论界关心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裨益于人们摆脱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从而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编辑: 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