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旅游频道头条新闻-正文
大众旅游时代重在品质
//www.auribault.com 2016-04-01 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2015年一位河南女教师的另类辞职信走红网络,反映了年轻人渴望旅行的心声。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这种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方式,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亲子游、老年游、蜜月游、出境游、海岛游、乡村游……火爆的旅游市场成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引擎。“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为大众旅游时代送来了浩荡东风。

  为什么旅游业近年来的发展越来越受关注?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旅游的消费属性契合当今消费时代的主题,旅游行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线性相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这种说法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尚属首次。它反映了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客观情况下,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被更多地寄予了厚望。

  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旺盛的旅游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据国家信息中心旅游规划研究中心测算,2013、2014两年旅游产业对GDP的直接贡献率都超过7%,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率都超过10%;旅游产业间接带动增加值超过15000亿元,对GDP增长拉动点数在1%左右。同时,旅游行业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大众旅游不仅意味着人人都是旅游者,还意味着人人都可投身旅游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旅游业在调结构、促转型、增就业乃至精准扶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从功用上看,旅游是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追求的是旅游者的满足感,个性化、定制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在旅游市场日渐成熟的过程中,旅游者对于旅游品质的要求也水涨船高。既然出来旅游,花费多点少点无所谓,主要图个开心,这是当前很多游客的真实想法。

  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品质消费时代的来临,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大背景大气候。追求有品质的旅游,是推进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大方向。改革要从政府、景区、游客三方入手,要从制度、秩序、素质等方面着力,施策的方向是旅游业的矛盾和问题。哪里游客意见大,哪里就是突破点;哪里暴露的问题多,哪里就是改进点。针对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要从如下三个方面精准发力:

  ——以带薪休假破解“波浪式”旅游的“痼疾”。当前,我国旅游市场呈现典型的波浪式特征,旺季特别是黄金周,“波浪式”更成了“排浪式”,乌泱泱的游客摩肩接踵,“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这大大降低了游客体验。早有专家提出带薪休假,但落实的范围和程度都还不够。人社部的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落实率仅为50%左右,在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几乎无假可休。之所以出现带薪休假“实施难、执行差”的局面,主要还是带薪休假的配套保障制度没有建立起来,例如,针对机关事业单位,深圳市领导班子带头休假的经验就值得推广。

  ——以严格法治规范旅游秩序。旅游追求的是真善美的体验,旅游秩序的缺失会带来相反的结果,最终危及整个旅游产业链的长远发展。旅游市场秩序的建立,需要以严法治乱象,明正典刑。对于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不良商贩,要在法律框架内从严从重处理,让心存侥幸者不敢以身试法,从而建立良好的旅游生态。另一方面,要发挥法律法规促进游客文明旅游的戒尺作用,加强执法监督,发挥文明旅游的法律法规和道德的宣传引导,规范游客言行,让游客举手投足文明有礼,为彼此留下美好的回忆。此外,旅游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旅游热点舆论的跟踪与回应,将社会关注的旅游热点事件真相还原,营造公平、公正、透明、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

  ——以全域旅游代替景区旅游。大众旅游的时代,就是一个从景点旅游,转向全域、全程旅游的时代。高品质的旅游体验,需要交通、景区、餐饮、住宿、购物、休闲等旅游全过程的精心服务。细节决定成败,用心创造品质。一流和三流的区别,常常只在于一些细微处的体贴。国家旅游局大力推动的“厕所革命”就是全域旅游理念的具体举措。在这条为旅客创造更高品质旅游服务的路上,我们还需要走得更远。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