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春风十里,风光旖旎。五一小长假又来了,朋友圈里满眼都是“去哪儿”的话题。
每次假期过后,伴随井喷的客流,垃圾遍地、文物遭殃、应急车道成停车场……各种不雅不文明旅游现象的盘点,似乎成了经年不散的例牌新闻。好在这两年来,无论是顶层设计密切关注,还是舆论监督积极跟进,文明旅游已成为热点公共议题。在网络上,“做文明游客、为中国加分”等倡议,也是应者云集。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方面,中国人均GDP已达8000美元。另一方面,随着世界旅游业进入一个高增长时期,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旅游消费的常态化说明,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于此而言,旅游不是一件小事,不仅直接关系到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实际上还是测试社会文明与文化软实力的试纸。
文明无小事。旅游文明之所以备受关注,显然不只是公德层面的考量。比如本月初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旅游投诉和近期典型案件查处情况。截至目前,已有17名游客被国家旅游局列入“黑名单”。纵观这些不文明行为,一是影响公共秩序。比如“机闹”,甚至危及其他乘客安全。二是有悖法治底线。比如损毁文物,不是简单的道歉能解决的问题。而至于攀爬雕塑、殴打领队等,要么涉及公序良俗、要么涉及治安规矩,令旅游市场乱象丛生,也让其他游客合法权益严重受损。更重要的是,不文明旅游很容易形成“破窗效应”,彼此效仿,以至成为顽疾。一言蔽之,不文明旅游,没有受益者。
为了文明旅游,制度设计也是蛮拼的。重新修订和颁布《旅游法》,推动文明旅游信用平台建设,将文明旅游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测评。不仅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导游领队引导文明旅游规范》,地方立法上,比如《江苏省旅游条例》正式施行、首次单设“诚信经营与文明旅游”章节……中央地方齐发力,网上网下共呼吁——游客守法知礼的越来越多,导游诚实守信的越来越多,“中国旅游”形象在不断优化、不断刷新。
个人文明素养的高低,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那么,出游的人们,不妨少些“任性游”、多些“文明游”。“风景很美,因为有你”,希望这个五一假期的更多诗意,源于这八字箴言。(邓海建)
广州百万人出游 自驾族挤爆景区 | 2011-05-01 |
杭州西湖“五一”接待游客179万人次 门... | 2011-05-01 |
发改委:全国1200多家景区五一期间门票... | 2011-05-01 |
497万人次“五一”逛北京 三天总收入1... | 2011-05-01 |
网友盘点浙江旅游“被坑史” 当地回应批评... | 2011-05-01 |
端午节放假安排 网友:拼9天假听起来很美... | 2011-05-01 |
五一假期将至 十渡风景区旅游推出网上预订... | 2011-05-01 |
九寨沟五一期间采取总量控制、网络预售管理... | 2011-05-01 |
“五一”出行赏杜鹃,寻找四川十个最美杜鹃... | 2011-05-01 |
3.6万人“五一”游石林 | 2011-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