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发布:超时工作相当普遍-工会-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工会

职工之声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发布:超时工作相当普遍

2018-12-11 09:23:01 来源: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10日消息(记者郭淼)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时间都去哪了?这是人们经常会问到的一个问题。今天(10日),《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在北京发布。该份报告是在中国大陆地区除新疆、西藏外的29个省份,进行的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CTUS)。调查共获得12471个家庭的30591名不小于3岁的家庭成员的时间利用信息,以及相关个人、家庭、社区信息。同时,调查不仅包含城市,还包括了全国城镇、农村,非常具有代表性。那么,中国人的时间利用率如何?中国人真的是超人吗,超时工作是不是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呢?

  《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008到2017年,我国居民的有酬劳动时间略有上升,其中工作时间增加了1.08小时/天,而家庭生产经营(主要是务农)时间减少了1.00小时/天。这反映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的进展,也反映了劳动时间利用效率的提高。无酬劳动时间减少0.54小时/天,休闲社交时间增加0.44小时/天。项目负责人,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杜凤莲介绍说,随着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国人休闲时分配给看电视的时间正大幅下降,阅读时间在成倍增加,这充分反映出了大家生活品质的提升。

  现实生活中超时工作已较为普遍,但想不到的是,我们的有酬劳动时长也已居于世界前列。《报告》提到,2017年,我国工资劳动者超时工作(净工作时间大于8小时)相当普遍,超时工作率高达42.2%。其中非正规部门、低收入者、低学历者、制造业从业者、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的超时工作尤为严重。与14个主要国家相比,我国2017年有酬劳动时长排名第一,比排名最后的意大利高出125%。采访中,杜凤莲也直言,尽管见惯了目前“白+黑”、“5+2”的工作模式,但超时长度还是有点出乎她的意料。

  杜凤莲说:“我们没想到超时工作率,包括严重超时工作率会这么高,而且不同行业、不同性别、不论教育水平高低,工作时间都非常长。我们知道这个问题是存在的,但是不知道是这么高的一个存在。中国人的努力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

  《报告》还显示,目前中国女性正从“双重负担”转向“回归家庭”。繁重的家务和照料劳动是导致性别不平等的重要原因。我国女性无酬劳动时间仍然远远高于男性,二者差距高达2.95倍。与男性相比,女性有酬劳动时间短,无酬劳动时间长,总劳动时间长,闲暇时间短。总体上,劳动分工的性别差异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缩小。2008到2017年,我国男性、女性的有酬劳动时间比由1.37上升到1.44,无酬劳动时间比由0.38下降到0.32。女性有进一步向家庭回归的趋势。

  杜凤莲说:“教育水平促进了性别平等,受教育水平高的男性在整个家庭活动的参与方面还是很高的。跟我们之前研究不太一致的地方是,过去女性很像‘汉堡’,外面要工作,回家要照顾家庭,但是这次调查我们发现,2017年和2008年相比,女性劳动时长下降了,但是家务活动与男性比上升了,女性不再是‘汉堡’,而是回归到家庭,这种趋势跟韩国和日本愈发相似了。”

  调查数据还反映,母亲学历越高,其未成年子女被照料的时间越长,而且儿童照料的构成和提供者越优化。与母亲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相比,母亲学历为大专及以上的儿童照料时间高出1倍,但教育照料时间高出3.3倍,父亲提供的儿童照料时间高出2.1倍。杜凤莲说,不同收入的家庭、城乡家庭的儿童照料也有类似的情形。贫困家庭儿童尤其是男孩,学习时间明显更短,贫困家庭面临较大陷入“贫困陷阱”的风险,提醒相关部门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杜凤莲指出:“此前大家认为,有钱人会给孩子很好的教育资源,但可能会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工作,而数据显示实际并非如此,我们国家受教育水平高、收入高的人群不仅在教育资源,或者说物资资源上,给孩子的多,而且在时间投入上也比收入低、受教育水平低的人投入要高。”

  此外,另各方人士担忧的中小学生睡眠不足问题在报告中也有涉及。《报告》显示如果不包含午睡时间,中小学生的睡眠不足率高达49.1%。即使包含午睡,中小学生的睡眠不足率依然高达26.4%。而与之相反的是,开始大学生活后,学生们有了“婴儿级”的睡眠时间,学习时间则开始出现“断崖式”下降。游戏也成了大学一年级学生最好的“玩伴”。

编辑: 葛文琦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