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盘点招工陷阱 五招助你求职“避坑”-工会-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工会

职工之声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警方盘点招工陷阱 五招助你求职“避坑”

2019-07-30 11:16:03 来源: 中工网——《安徽工人日报》

  “点点鼠标,日赚数百”“随手转发,月薪过万”……眼下正值暑期求职高峰,不法分子也趁机设下“招工陷阱”。合肥警方总结以往发生的招工类诈骗,归纳出招工求职期间需要注意的几点陷阱,提醒广大求职者注意防范。

  今年4月3日,合肥某高校学生小雪报警称:4月1日,其微信接到添加好友信息,对方称可以为其提供兼职工作信息,但必须支付介绍费,按对方要求,小雪以微信转账的方式转给对方2203元后,被对方拉黑。

  警方提醒,网上找工作时不要被诱人的待遇和薪水所迷惑,更不要贸然向对方所提供的银行账号汇钱。

  大学生小张收到信息称,兼职网络刷单每月可收入过万。小张和对方联系,对方表示小张只需按照要求完成网络购买交易,很快就会返还购物的本金和本金金额10%的佣金。小张便按照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先后转账完成了多笔交易,可对方却始终没有返还本金和佣金,直至对方完全失联,小张才意识到上当受骗。

  警方提示,“刷单刷信誉”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不法分子以“高回报”“收益快”为诱饵,一开始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但只是为了诱惑求职者投入更多的钱,当你大额支付后,佣金和本金便被骗子悉数收入囊中。

  毕业生小韩通过参加招聘会被一家广告公司录用。按照口头约定,工作前3个月为试用期,公司根据他的表现来决定是否正式聘用他。在单位,小韩踏踏实实工作,按时完成任务。3个月下来,小韩本以为自己可以轻松被该公司正式录用。谁料试用期一结束,经理却说他不称职。事后小韩得知,与他同一批进公司的员工,没一个通过试用期的“检验”。而后不久,该公司又新招了一批员工继续“试用”。

  警方提示,劳动合同是规避试用期陷阱的重要武器。在用人单位要求试用前,一定要先签订劳动合同,看清合同单位的名称、法定代表人等信息,注意检查薪资、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条件、报酬等内容。

  面对种种招工陷阱,合肥警方为广大求职者支招:应选择信誉度高的招聘网站或到正规的人才市场;核实招聘企业的真实性;保护好个人证件与财物的安全;遇到要求缴纳报名费、培训费、体检费等各种名目费用条件的招聘广告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保留收据和发票,应聘后应签订书面合同。(合公宣)

编辑: 尹文卓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