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航天报国初心 勇担航天强国使命-工会-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工会

职工之声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不忘航天报国初心 勇担航天强国使命

方心虎
2020-04-28 09:11:18 来源: 光明日报

  50年前,我有幸参加“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研制和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任务。首次设计运载火箭,面临着多项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卫星整流罩的平抛分离技术,二级火箭无动力滑行的稳定控制技术,火箭二、三级分离技术,火箭三级自旋稳定技术,旋转固体发动机设计技术,卫星与芯三级分离技术,观察展开技术等。参加攻关的同志怀着为国争光的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攻克了技术难关。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取得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第一颗卫星重量超过苏、美、法、日第一颗卫星重量之和,证明中国人民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发了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通过实施卫星发射工程,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技术骨干,积淀出“两弹一星”精神,这是中国人民新的宝贵财富。“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圆满成功,拉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永久载入中国航天史册。

  到“十二五”规划末期,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中国进入航天大国行列,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成绩:

  导弹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战略洲际导弹全程试验成功,潜地战略导弹水下发射试验成功,东风系列的固体机动战略导弹完成研制装备。

  运载火箭跻身国际一流。研制出10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有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的能力。

  应用卫星实现系列化发展。已形成6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试验卫星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卫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载人航天取得突破性进展。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2012年,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继续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

  实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完成了第一、第二阶段任务。成功发射嫦娥一、二、三号卫星,攻克了深空轨道设计、导航和测量通信及着陆控制等技术难关,在国际上首次发布了优于7米分辨率的全月球影像图,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产品辐射范围连年增大。逐步形成规模发展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形成八大基地,显现出独具航天特色的经济效益特征和整体性竞争优势。

  回顾历史,总结成功原因,我认为有三点是最主要的:党中央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全国统一协作和举国体制;参加卫星发射人员继承与发扬“两弹一星”精神。

  现在,中国正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为了实现航天强国梦,我们需要建成自己的空间站;需要发展重型运载火箭,实现载人登月;需要对火星等深空进行探测;需要大力发展导航、遥感、通信、科学试验等各系列应用卫星。建成航天强国,就要把最先进的技术用在航天领域,研制和装备世界一流的战略导弹和大国重器,保卫国家的安全利益,维护世界和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航天三大精神,始终把热爱祖国作为航天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我们还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将改革创新的新时代精神融入航天精神之中,努力实现航天梦,并以航天梦助推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方心虎,系原航天一院型号总师,曾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海波、詹媛、张蕾、李晓、蒋新军、周梦爽、刘嘉丽)

编辑: 葛文琦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