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学习要论

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胡卫平 曾爱国
2020-11-30 08:36:12  来源: 解放军报

内容提要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

  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这在党的历史和国家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不仅引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还将为开创法治中国新局面提供根本遵循、注入不竭动力。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长治久安的战略全局高度,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习近平法治思想,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科学理论指导。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实践经验,在理论上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法治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新境界;在实践上立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回应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极大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规律认识上的新飞跃。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总结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又在现实意义上着眼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从法治上为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实现历史与现实相贯通,体现出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促进世界法治文明和推动人类治理变革的中国智慧。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应对新矛盾新挑战,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塑造更加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习主席明确指出:“全球治理体系正处于调整变革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习近平法治思想既坚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强调依法维护本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又积极推动国际法治与国内法治良性互动,为世界法治文明和全球治理变革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习主席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十一个坚持”,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方向道路、目标要求、工作布局、重要保障。

  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方向道路。习近平法治思想指明了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指明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指明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要求。习近平法治思想指明了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指明了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指明了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总抓手。

  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习近平法治思想指明了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指明了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指明了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注入法治正能量。

  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指明了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保障;指明了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用以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引领行动,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出发,不断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持续强化法治信仰法治思维。习近平法治思想通篇贯穿了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坚守法治的坚定信念。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就要牢固树立现代法治思维,让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使全社会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完善学法制度,建立考评奖惩机制,推开“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培塑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形成浓厚的法治氛围。

  着力破解法治领域突出问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要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在立法上,应补短板、填空白、提质量,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在执法上,应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对执法权力的制约,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在司法上,应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在守法上,应不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不断推动法治体系优化升级。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着眼矛盾发展变化,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重点突破、平衡发展。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从“有法可依”迈向“良法善治”,应扭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统筹推进法律规范、法治实施、法治监督、法治保障、党内法规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突出法治政府建设这个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率先突破。

  奋力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动员各领域、各阶层、各行业的力量和资源,汇聚起全面依法治国的强大合力和持久动力。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和推动作用,督促领导干部认认真真讲法治、老老实实抓法治;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发挥法治工作部门的主导作用,推动良法善治落地见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真正激发人民群众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

编辑: 张苇柠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 团结动员亿万职工建功新征程

    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讲话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到工作中去,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不懈奋斗,继续建功新征程。

  • 弘扬劳模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 践行劳模精神 把工作干到极致

    11月24日,5年一次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召开。看着电视里熟悉的画面,回想5年前自己接受表彰时的情形,仍然非常激动。

  • 以劳模精神激发创新活力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