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精神: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学习要论

红船精神: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王友明
2020-12-11 08:43:38  来源: 人民论坛网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发表《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的署名文章,将“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在习近平同志提出红船精神15周年之际,重温红船精神的丰富内涵,回望党创建以来劈波斩浪、奋勇拼搏的辉煌历史,联系今天党领导人民正在开展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宏伟业,我们深切感受到红船精神对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精神滋养和力量支撑。红船精神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承担起民族复兴责任、履行好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精神力量之源,是党成功和继续成功的基因密码,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并发扬光大。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使党始终担当起解答时代课题的历史重任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要求。一个政党是否先进,关键看这个政党能否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能够认清和解决时代面临的课题,引领历史发展的航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之所以说开天辟地,是因为过去的任何政党、团体都不能正确认识中国近代以来的反帝反封建的历史课题,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月5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讲到,“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革命面临反帝反封建的双重历史任务,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相互交错交织不仅形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之间关系的异常复杂性,形成了敌我友之间显著的多变性,更严重的是为试图解决中国近代社会矛盾、完成历史使命的政党、团体提出了异乎寻常的艰巨挑战。而历史的演进,无情地宣布了中国共产党之外的各个政党、团体均对时代课题的复杂、繁重与艰巨没有清醒的认识,也就更谈不上承担起解决近代社会历史课题的责任。比如,太平天国最主要的是反清,对于反对帝国主义只是在面临洋枪队进攻时才表现出来。太平天国的领导层所设想的是希望和帝国主义国家平等交往,称他们为“洋兄弟”;义和团则是纯粹地反外国帝国主义,而对封建统治者寄予厚望,最终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并出卖;维新派依靠封建皇帝、依靠帝国主义搞改革维新,其结果自然以失败收场;辛亥革命作为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封建运动,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但是再往深处看,其实这场革命并不彻底,例如革命后依然沿用封建土地制度,社会上依然盛行封建思想,对于帝国主义依然很软弱,对于许多不平等条约不敢提出异议。正如毛泽东同志在1940年1月9日陕甘宁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新民主主义论》演讲中指出的:“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即使在革命时,也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分裂,并且他们同农村中的地租剥削有密切联系,因此他们就不愿和不能彻底推翻帝国主义,更加不愿和更加不能彻底推翻封建势力。这样,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问题、两大基本任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解决。”与之相对照,毛泽东同志强调,“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就把共产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二大提出系统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义无反顾地承担起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党建立后28年艰苦绝卓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印证了毛泽东同志定义的“开天辟地”,也呈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同样,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立了独立的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改革开放的道路,证明了具有亚细亚生产方式传统的东方社会可以避开资本主义罪恶的“卡夫丁峡谷”而实现生产力的大发展。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发展,面对改革向纵深推进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正确认识和全面回答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新时代的历史性课题,科学回答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推动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这些都是对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精神的完美诠释。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人生如屋,信念如柱。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党的一大党纲明确将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确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这个指导思想、这个理想信念已经确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永不变色。这正是中国共产党担负起民族复兴使命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这个思想才是科学的、指导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指导思想,而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这个指导思想。比如,太平天国信奉的是拜上帝,结果也因为宗教地位之争酿成无法挽回的天京事变;维新党人主张君主立宪,面临强大的皇权,提出“变法、迁都、合邦”等不切实际的政策,自然败下阵来;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信奉民主主义,主张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仅“革命军起,革命党消”,更因宋教仁的被刺杀宣告了其主义的破产。“本现代思潮的精神,谋社会之改造”,隔着窗纱看晓雾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历经各种新思潮、新方案的比选、实验失败之后,最终如青年毛泽东给远在法国的同学蔡和森的一封信写道的那样,认识到:“我对于绝对的自由主义、无政府的主义,以及德谟克拉西主义,依我现在的看法,都只认为于理论上说得好听,事实上是做不到的。”从而开始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来观察问题,最终选择了“走俄国人的路”,高擎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牺牲的广大党员之所以选择牺牲生命而信念不改、矢志不渝,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力量。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无所畏惧、奋斗到底。今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全党同志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守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本领,在大风大浪的考验面前,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正是红船精神的精髓所在和基本要求。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使党始终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民占绝大多数。在这样的国度里无论是进行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不能不依靠对农民的充分而有效的发动。列宁早在1920年6月5日为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中就指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在民族解放运动中,必须与农民建立巩固的联盟。

  但是,正如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对19世纪中叶法国农民特点作出的描述:“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法国国民的广大群众,便是由一些同名数简单相加形成的,就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汇集而成的那样。”农民阶级“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近代以来,中国又有哪个政党和政治力量愿意代表和能够代表农民的利益呢?前面已经提到,慈禧太后利用义和团,但又出卖了义和团;康有为、梁启超依靠没有实权的封建皇帝,根本没有将农民纳入考虑的范围;孙中山等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家关注兵运、会党,大搞军事投机,其结果是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之手。只有中国共产党,在一大党纲中就强调“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以社会革命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党的二大在《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中强调,“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党的“四大”正式提出工农联盟的口号,解决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就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而社会主义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强调无产阶级政党主张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人,社会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资产阶级政党主张人的目的是生产,是财富。这也就不难解释,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所采取措施与结果的迥异。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要“全力以赴救治感染患者”,“及时收治所有确诊病人”,“决不能因费用问题耽误患者救治”,等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深入北京、武汉疫情防控一线。全国42000余名医务人员和无数救灾物资驰援湖北、武汉, 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和众多方舱医院迅速建成,19省市对口支援,一省包一市、多省包一市,不放弃、不抛弃,坚决做到应收尽收,全力做好救治感染者工作,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反观美国,在确诊人数、死亡人数居高不下,不具备恢复经济的条件下,面临疫情强劲反弹的风险,片面强调恢复经济。这就是以人民至上还是以资本、财富至上的根本区别。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党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党的不竭力量源泉,为人民服务是立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正是红船精神的灵魂,也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底气所在。

  (作者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副主任)

编辑: 张苇柠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 培养一代又一代高素质劳动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为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 劳动实现美好梦想

    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继续谱写“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 劳务协作:“铁杆庄稼”开出“幸福之花”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加大对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鼓励支持东中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

  • 以史为鉴推动工运理论研究创新发展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2020年年会暨纪念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9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总结了中国工会95年来的成就和经验。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