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幸福和苦是相对的。以前踏勘,几天几夜不停地走,人都要绝望了,现在有路,可以通车,多幸福”
“我们地质人就想找到矿”
中工网通讯员 蒋晓琴 董豆豆
2002年,35岁的曹景良响应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质找矿战略西移”的号召,带领项目组从中南地质勘查院一头扎进环境艰苦的新疆西天山地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这一干,就是11年。
曹景良言语不多,脸上常常挂着淡淡的笑,他说:“我们地质人,没有什么更多的想法,就想找到矿。”
西天山高寒山区海拔3000米以上,有终年不化的雪山和冻土层,该地区的矽卡岩型铁铜矿找矿工作一直没有突破。曹景良经过仔细研究,决定确立西天山为选靶区,在他看来,这里是铁铜多金属矿的重要成矿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11年间,曹景良带领着队伍转战新疆南北,凭借着精准的眼光和敏锐的判断力,先后找到了一批具有大中型前景的矿床。
作为总工程师,曹景良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休假对于他来说是个奢望。他的办公室墙面上贴满了诸如《中国新疆北部及邻区贵重有色金属矿产成矿图》之类的图纸,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类地质专业书籍,窗台和地面上随处放着矿石标本,一把蓝色地质锤永远处于待命状态。曹景良日夜与这些石头标本和专业书籍打交道,如痴如醉,女儿经常笑话他:“我爸爸除了石头,什么都不懂!”
每次外出踏勘,曹景良总是天刚亮就出发了,直到天黑,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搭起帐篷安营扎寨。帐篷过于简陋,没有褥子,他和队员们就直接躺在沙砾、草地上,一觉醒来常常发觉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睡在了帐篷外面。新疆昼夜温差近30摄氏度,即便在帐篷内,仍然冻得瑟瑟发抖。有一年10月,曹景良和同事在尼勒克河边踏勘,出发时天气很好,下午16时左右到达矿点时却天气突变。“胡天八月即飞雪”,10月的寒风像尖刀,冰冷刺骨。翻过第一个达坂的时候天开始黑了,曹景良突然感到全身僵硬,头晕眼花,所幸他们发现了一个牧民废弃的“地窝子”,赶紧进去和衣躺在满是羊粪的地上,不知过了多久才醒过来。10月的天山在外面过夜会冻死人,曹景良强打精神沿着河边的胡杨林手脚并用爬出尼勒克河,到达简易公路上,被接他们的人送回机台时,已经凌晨1点,此时他满脸都是被树枝剐出的伤痕。但是,曹景良说,这次踏勘证实了该点具有找矿潜力,并申请到了该探矿权,为此他觉得就是吃再多的苦、受再大的累,也甘之如饴、无怨无悔。
苦不苦?曹景良笑着说:“幸福和苦是相对的。以前踏勘,几天几夜不停地走,人都要绝望了,现在有路,可以通车,多幸福!以前常年吃压缩饼干,现在有馕饼吃,还可以选择几种口味,多幸福!”
曹景良先后荣获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劳动模范、湖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面对荣誉,沉稳内敛的曹景良说:“我是平常人做平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