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从夯实基础到产业壮大
让芒果产业成为
立新村发展致富的“金馍馍”
立新村地处214省道沿线,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7个村民小组741户共2306人,汉、回、彝族杂居,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水果。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质晚熟芒果和优质蔬菜渐渐形成规模。
为找到立新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倪方云花了半个多月调查走访,倾听群众意见,并自费到广西、云南等地考察。随后,他果断提出以“科技兴村”为突破,发展万亩芒果和无公害蔬菜的产业规划。并吸纳约2000万元的民间资金,共同探索出一条特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成功之路。于是,立新村很快就成为了芒果村。
“光有硬件还不行,还要有知识和人才。”到华西村去考察回来后,倪方云眼界大开,专门请来了农业技术专家和大学生村官负责芒果管理和销售。几年间,立新村的特色芒果就远销全国各地,进入各大市场,成为全国各地追捧竞买的特色品牌,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0元迅速增长到了6450元。
“这芒果啊,就是我们致富的‘金馍馍’!”村民们自豪而由衷地说。
一到秋天,丰硕的芒果坠满枝头,到处洋溢着丰收的欢喜景象。在立新村一组,1500亩芒果成熟待摘,但村民每年都要雇人从山上背下来,人工费每斤二三毛钱,费时又费力。每当看到这样的景象,倪方云深深认识到:产业发展路子找到了,关键是还得加强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2009年,倪方云采取村里出资一部分,他私人出资1万元,调动起村民修路的积极性。很快,一条两公里的路修上了山,路通了,立新村一组的群众做运输买卖也就方便了。
接下来,他又带领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成功改造一条11.5公里的水渠(让1200多亩灌面得到改善)、550亩高标准菜田。新建的3.5公里机耕道和12公里水泥村道,一下子让立新村彻底告别了行路难;村上又出资10万元,带动村民对村道、人行便道硬化改造达30条3135米。
去采访这天,立新村4社村民蔡兴芬正在地里忙活着。她告诉我们:“过去用潜水泵抽水灌溉,灌完2亩地要10天左右。如今,沟渠通到田间,水库的水就直接引到地里了。”
“村民信任我,将我选为村子的‘当家人’,我就得一步一个脚印地带领大家致富,关乎村子发展的事情都是家事。”倪方云说。
如今,芒果飘香,瓜果满园,满眼走进的是绿色,扑面而来的是希望,现代特色农业的田园风光和发展气息,让人心归田园,情系阡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