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因钻研,再难也不怕
如今,徐龙杰是吉林华建公司难得的技能型、知识型、创新型、专家型员工。“琢磨施工中的问题、难题,是徐龙杰的乐趣,再难都不怕。”师傅王喜江评价,他焊过多少焊缝,就考虑过多少问题。
学习理论,带着问题练习,徐龙杰不指望练多,而在乎练“精”。当时,月工资只有90多元的徐龙杰,用大部分钱买了10余门专业书,记了5万多字笔记。学徒期间,他帮助师傅研究成功了双把氩弧对称焊焊接方法,在厂里出了名。
动手更得动脑,徐龙杰甚至把每个焊接姿势都仔细研究过。“由下往上焊,重心在两脚间转换,靠腿的力量改变高度。这样既能减轻腰的负担,还能保证焊接的平稳。”徐龙杰把焊接的每个环节都打造得格外“精致”。
2009年,新疆10万立方米大型储罐施工项目,罐底周长达200多米的大角缝焊接,成了“绊脚石”。徐龙杰和团队成员用施工边角料一次次实验,3天时间将新型电焊机研制成功。这不仅节约专用焊机购置费12万元,工作效率还提高4倍,节省了一个月的工期。
因感恩,不离也不弃
2008年,公司选派工人参加第九届中石油焊工竞赛,徐龙杰作为技能教师参与培训选拔。在最后一期选拔比赛中,选手赵玉春有一项是零分,按理应该淘汰。当时,徐龙杰却极力劝说“就赵玉春了”。最后,赵玉春不负众望,摘得银牌。
“这个学员技术没问题,只是当时心态不好。心理素质可以练,但人品难培养。”徐龙杰回忆说,平时杂活脏活累活,别人不愿意干,赵玉春会抢着干。“他心里装着企业,热爱工作,能够忠于这个企业,值得培养。”
徐龙杰为企业培养留得住的能人,他自己更是深深扎根在企业。在国内各级技能大赛中多次摘金夺银,先后荣获中国首届十大青年学习成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徐龙杰这块“宝”名声在外,抢的人自然不少。
“给住房、试用期月薪1万元。”南方一家外企开出了优越条件挖他。徐龙杰当时月工资只有2000多元。“吉林华建培养我,给我舞台,给我认可和尊重。这片热土让我从农家孩子成长为焊接能手。我得感恩!”徐龙杰拒绝了所有“诱惑”。
2001年,徐龙杰被公司保送到西安交通大学焊接专业深造。在吉林华建3000多农民工中,他成为第一个被保送上大学的人。如今,徐龙杰已是地道的华建人,“骨子里都是华建的气息”。(孟海鹰 祝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