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实践者】
“土专家”李杰:矿山井下设备的“神医华佗”
央视网消息:李杰,现任山西阳泉煤业集团三矿机电动力部综采维修电工高级技师,37岁的他有个响当当的外号——治理井下设备的矿山“华佗”。凭借一手绝活,每年井下大大小小近百起电气设备事故,他总能最快找出原因,手到“病”除。
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他以岗为家,扎根煤海第一线,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刻苦钻研技术、掌握设备性能,先后提出生产合理化建议186条,被采纳116条,创造经济价值3000余万元。
从普通矿工成长为专家
1997年,李杰从采掘电钳专业毕业,被分配到阳煤集团三矿裕公井综采三队做综采维修电工。很快他就体验到了理论与实践对接的艰难。“那时候,别人轻而易举就能处理的设备故障,在我手里常常需要费半天的劲儿……”困难于别人是阻碍,对于实干好学的李杰来说,却反而加速了他的成长。
业余时间,他将图纸资料、说明书全部摘抄到笔记本上,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仅抄阅的说明书就有12本。他还自费购买了大量相关书籍,潜心汲取营养,在一次次理论和实践的磨合中补短板、练内功。为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他主动请老师傅“挑刺儿”,不断摸索经验、总结教训,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当时队里电气设备的检修技能。
1998年12月,李杰调往三矿竖井综采五队。2000年,他以一个新手的身份参加了全集团公司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并取得综采电工工种第三名的成绩,获“优秀技术能手”称号。
2013年5月,他被推荐参加“中国平煤神马杯”第五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综采维修电工组的竞赛选拨。为了能更好更系统地学习PLC编程,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白天他认真向教练以及其他选手求教,别人练完他还加班练,别人午休他却抓紧时间学习,到了晚上一遍又一遍地敲打着程序,反复推敲每一个程序代码,最后他以第二名的资格代表集团参加了全国的大赛。
由于缺乏参加大型比赛经验,一百多名的选手中,李杰取得了第十八名的成绩,但李杰很不甘心。经过总结经验和教训,2015年李杰又一次代表集团参加“冀中能源杯”第六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百名高手中脱颖而出,并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和“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妙手回春”解难题
参加工作20年多来,李杰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生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积极参与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次,K8305工作面使用的艾柯夫SL750型采煤机出现了故障,停产两个班,这对煤矿来说是头等大事。矿上赶紧请来德国厂商的技术专家连夜抢修。技术专家从晚上8点下井处理到第二天凌晨3点,都没有找到故障原因,怀疑是模块出现了问题,提出更换模块的解决办法。可模块是控制系统的中枢,更换一次就需要五六十万元。
当天凌晨5点,接到调度电话的李杰立即下井,他不认同技术专家的意见,认为可能是电气设备中的控制线路出了问题,于是和同事们在井下一个个元器件摸排。40分钟后,他找到了故障原因,更换了那根出了问题的线路,彻底解决了问题,采煤机恢复了正常。
2014年,由于三矿首次使用端头架,原厂固定装置和三矿实际生产条件不配套,经常出现电缆挤破现象,造成线路短路、烧毁开关等严重后果。李杰提出 “端头架电缆固定装置的改造”、“生产溜机头的电缆固定装置”、“转载溜单轨吊改进吊挂装置”等合理化建议,并制出图纸,改装了固定装置,有效地保护了电缆线路,减少了电缆挤破现象,避免了因更换电缆造成的成本浪费,节约电缆成本360余万元。
2016年至今,李杰处理的井下电气设备事故就达164起,为全矿安全生产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因此,他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治理井下设备“妙手回春”的综采“神医”、矿山“华佗”。
砥砺做好“传帮带”
李杰干机电维修工二十年,早已把自己融入到工作中,记不清节假日,休息日,也不分上下班。他常常自责:“我对家庭亏欠太大,孩子上小学六年级,我从来没有开过家长会,没有辅导过一道题,从来没有见过孩子的老师。”但一投入到工作,他就把这些忘在脑后了。
8年前,刚满18岁的钟仙虹就开始为“美丽创业”做准备,如今,她的蓝孔雀养殖园已有3万多只孔雀,年产值达到700多万元。
张廷江是一名常年旅居老挝的华商,经过多年的打拼,他在老挝已经拥有一家大规模的红木工厂。但现在最让他操心的不是如何扩大生意,而是怎样把学校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