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毕世祥:“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组图)
//www.auribault.com2013-12-31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他和群众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要长”

    这是毕世祥在甘孜州副州长任上的一段工作日志:

    2008年4月23日至29日,到得荣、乡城、稻城、理塘、雅江等县,现场调研一批重点项目和工程;5月1日至5日,在康定值班处理日常工作;5月6日,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工作;5月12日至16日,在乡城、得荣县参加全州水利工作现场会;5月19日至21日,在九龙县乌拉溪乡、乃渠乡调研指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工作;5月27日至28日,率州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部门深入泸定县实地察看工作;6月3日至13日,率工作组在道孚、炉霍、色达、甘孜、石渠、德格、白玉、新龙8县调研。

    仅仅2个月,他就跑遍了全州所有18个县。要知道,甘孜州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和整个山东省陆地面积差不多,州内各县之间距离远,交通不便,许多自然村还没通公路。

    毕世祥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出事前一天,他刚从成都开会回来。那天早晨7点刚过,他就顶着风雪出发了,要去的新龙县在407公里以外。

    他经常说,不到基层去,想法就没有底气。

    石渠县距康定近700公里,毕世祥经常早晨5点出发,一天赶到。在联系石渠县的3年多时间里,他每年都去好几趟,蹲点2个月以上,2010年就去了17趟,足迹遍布全县24个乡镇。“毕部长每年下基层200天左右,要跑七八万公里。”跟随毕世祥18年的司机刘进坤说。

    2010年2月10日,雅江县发生森林火灾。时任甘孜州副州长、州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的毕世祥接到报告就立即从出差途中返回康定,安排好工作后,直奔火灾现场。2月13日是大年除夕。那天,八角楼乡扎日村又发生了森林火灾,他白天到火场巡查、指导,晚上还要会商第二天的扑救方案,每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整个春节他都奔忙在两个火场,一直到火完全扑灭。

    2010年玉树地震波及甘孜,毕世祥第一时间赶到重灾区石渠县,他冒着余震频发、道路垮塌、飞石滚落的危险,深入灾情最严重的真达乡真达村、麻达村和紫夫村开展救援工作。救援完毕,他又临危受命,开展灾后重建前期工作。麻达村支部书记昂勒白说:“灾后重建房竣工时,他还来家里坐过,看到村民住上漂亮的新房,比我们还高兴。”真达村“三老”(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人员卓玛泽翁对毕世祥印象深刻:“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领导,到真达乡来过10来趟,每次来都与我们摆谈,征求意见,就怕村民对重建房不满意。”

    熟悉毕世祥的人都说:“他和群众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要长。”

    “我们总是聚少离多。”毕世祥的妻子许惠明这样说。2011年3月,毕世祥到石渠县开展群众工作,妻子作为州卫生局的工作组成员,也到了这里。两人在一起待了半个月,这居然是最近20多年来夫妻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一段日子。

    “他对外人好得很”,“家里没有一个人因为他是领导受到照顾”

    毕世祥的母亲年近八旬,患着重病。人们不敢把儿子去世的消息告诉她。州委领导考虑再三,还是在毕世祥骨灰下葬那天告诉了她。出人意料的是,老人说了3句话,第一句是:“驾驶员是好人,组织上要关心他”,第二句是:“世祥坐的汽车报废了,国家财产可惜了”,第三句是:“大家今后出门,不要太早,一定要注意安全”。老人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白发人送黑发人,本就是最大的悲伤了。可老人想到的首先是别人,是公家。这是怎样的深明大义呀!

    有其母必有其子。“父母宽厚的爱和严格的家庭教育,培养了他朴实自律的人格品质。”毕世祥的初中、高中同学刘承瑜说,“他对外人好得很,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但家里没有一个人因为他是领导受到照顾。”

    毕达是毕世祥的儿子,“因为工作原因,从小到大他都很少陪我。”毕达记得,爸爸只在读高中时接过自己两次,都坐公交车,这让他很“不满”:“我要坐轿车。”毕世祥说:“我没有车,我的车是工作用的,你长大了给爸爸买个车哈。”毕达上大四时,同学们都忙着让家里帮助找工作。毕达正准备公务员考试,压力很大,提出让爸爸帮忙。毕世祥没有答应儿子,“自己的路自己走,靠自己才算是真本事”。2011年,毕达以笔试、面试均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四川省林业厅成为一名森林警察,毕世祥给儿子买了一件520元的羽绒服做礼物。“这是他给我最大的一次奖励。”毕达说,“能得到父亲的认可,比什么都重要。”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他对儿子“抠”,对群众大方。下乡的时候,掏出三五百元塞给牧民是常事。毕世祥去世后,毕达在父亲的衣服口袋里找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元旦要去看望女儿。毕达是独生子,哪来的女儿?后来才知道,爸爸在孤儿院认养了一个小女孩。

    岳母去世、父亲病危,他没在身边;妻子手术,他没能陪护……30多年来,毕世祥从未休过一次假,他把对家人的爱深埋心底,在他心中的天平上,群众的分量总是最重的。

    毕世祥给自己写下这样的座右铭:“把自己的爱和所学专长,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养育自己的党和人民,洒向这片广袤神奇的雪域高原。”

    他是藏族人民的好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用宝贵生命实践了党的宗旨。

    他是领导干部的好榜样——用无疆大爱诠释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毕世祥,生是山,顶天立地;死是碑,矗立人心。(本报记者 李亚彬 李晓东)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