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谢谢你,我尊重的人。要不是你们,我们不会有这么坚强,真心祝福你们一生平安。”看到这样的信息,徐公安平静地说:“都是一家人。”
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山海情”志愿救援联盟负责人刚从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回来没几天,依旧穿着黑色的救援服。11天瘦了9斤的他,棱角更加分明。
8月3日晚9时,徐公安正在海边巡视,突然接到红十字会的通知,邀请他们去鲁甸参加救援。来不及换下被海水打湿的衣服,徐公安回到家已是夜里12点,他顾不上休息,连夜通知“山海情”志愿搜救队队员做好赶赴灾区的准备。凌晨3点,他才休息。仅3个小时后,他又急忙起床,奔赴机场。
2010年,在共青团青岛市黄岛区委的帮助下,徐公安发起成立了“山海情”志愿救援联盟。
2008年,徐公安被汶川特大地震的报道不断冲击,开始思考:在生命面前,名利都是过眼云烟,碌碌无为地活着有意义吗?最后,他决定放弃稳定的生活,关闭自己的礼品店,去汶川参加地震救援。安置好当时还不到两岁的孩子,他通过网络组织了包括妻子在内的6个人,整理好简单的物资,赶往汶川灾区。
6年前的灾难画面渐渐被时光磨去,但徐公安做公益救援的信念却一天天坚定起来。这次接到鲁甸地震的救援邀请,他义无反顾。
由于一夜没睡,又着了凉,徐公安刚上飞机就发起了高烧。“我当时又吃药又喝醋,能用的方法都用遍了,生怕耽误救援工作。”他说。
晚上退烧后,徐公安立即展开工作,由于当时下着大雨,不能贸然挺进震中,他组建起临时指挥部。4日天刚亮,他们开始徒步前往30多公里外的震中龙头山镇。晚10时到达后,“山海情”救援队搭起10顶安置帐篷,帮助搬运了3卡车物资。这一天,徐公安只用一包泡面垫了垫肚子,近凌晨3点才睡觉。参加过汶川、玉树、雅安地震救援后,对这种灾区生活,徐公安已渐渐习惯。
徐公安在鲁甸灾区待了11天,那套救援衣服也穿了11天,“汗水打湿了晾干,干了再湿,最后起了一层白色的碱”。
徐公安把每个灾区群众都称作“家人”。徐公安关于“家人”的概念,是从汶川回来后渐渐明确的。“平时我们是陌生人,但是在大灾难面前,都是一家人。”为了更好地为“家人”服务,2008年,徐公安通过网络进行宣传,成立了“爱心飞扬”志愿者服务队。这就是“山海情”志愿救援联盟的前身。
眼科医生王东就是其中一员。他在网站上看到“爱心飞扬”志愿者服务队的信息,被徐公安的公益言行所打动,决定加入这个团队。“从慰问老人时紧握老人的双手,真诚的笑容,到每次活动交待注意环境卫生,注意与帮助对象的沟通方式,看得出他是一个办实事的人。”王东笑嘻嘻地告诉记者,“正如徐公安所说,我们不求赞美,只求问心无愧。”
如今,这个公益团队已经从一开始仅凭一腔热血、以爱老助老为主,发展到了正式注册,运行逐渐规范,把抢险救灾作为行动重点。团队成员也从刚开始的十几个,增加到现在的300多个。团队中更不乏各行各业的专业成员,做起事来更有章法。
平日里,徐公安和他的团队也不闲着。他们组织救援队进行远途支教,并在周边地区进行防灾培训。截至2014年6月26日,“山海情”救援联盟先后参与救援任务7次、“救护技能”普及11次、“社区志愿服务”6次、“防灾减灾技能”普及8次、紧急疏散演练4次、防溺水知识技能培训3次、配合当地政府进行减灾防灾活动3次、组织应急队员紧急拉练4次、应急救援队员培训6次、免费发放《防灾减灾安全防范宣传手册》2000余册,并赴青海支教月余,活动受益群众累计达7000余人。
“很多人为了名利,虽然努力多年,却始终没能活明白。在生命面前,名利都是过眼云烟。”当身边的朋友为他放弃生意感到可惜时,他常常说出这句话,“我这么做,一点都不后悔,因为做公益已经成为我的信仰。”
看着灾区“家人”发来的短信,徐公安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每每听到称赞,他总不停地说:“我只是做到了一个人的本色,也想给孩子做个榜样。公益,我会一直做下去,等以后老了干不动了,就教育后代接着做下去。” (本报记者 丁先明 实习生 庞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