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门克庆嘎查党支部书记阿文色林是土生土长的农民,20多年来他带着嘎查村民一起治沙、致富,一直没有“消停”过,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一个最普通的人,我的志向也不大,就是想让这个地方和这里的人的生活变变样。
心存“小志向”的老阿今年58岁,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平时话语不多,不苟言笑,但与记者说起他这辈子的追梦故事,老阿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1990年,阿文色林成为门克庆嘎查长,年轻气盛的他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造绿”。
门克庆嘎查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上世纪60年代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阿文色林说:“我能数100个数的时候,这里就满眼全是黄沙,但我的父辈告诉我,这里以前是个好地方。”
阿文色林至今还记得他儿时常去的远处一个沙梁,那里有一块小小的绿洲,“四月是黄色的柠条花,五月是粉色的樱桃花,六月是白色的月杨花,整个夏天那个地方都很漂亮。”
阿文色林说,他很希望整个门克庆都能成为他心中念念不忘的那块绿洲,为嘎查“造绿”。上任嘎查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动员每户农牧民种10棵树。
由于没有资金,当时只能让农牧民自掏腰包购买树苗。为了说服大家支持这项计划,阿文色林带着嘎查的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门克庆嘎查六七成的农牧民都完成了种树的任务。环境变好了,饲养的牲畜头数也增加了,后来农牧民不再需要动员自发自愿地种树治沙。
看到遍地黄沙上绿色的生命越来越多,阿文色林开始大力争取国家项目,先后7次进行大面积飞播造林。如今,门克庆嘎查19万亩的荒漠已经变成了连片成块的绿洲,沙柳成林、杨树成海,羊柴、沙打旺、紫花苜蓿郁郁葱葱。
周围一带都称老阿为“阿司令”,老阿向记者解释说,这是因为动员大家种树时他的做法有些严厉,发过不少脾气,吼过不少人。但嘎查的农牧民说,是因为他能把大家凝聚起来干好事,人们愿意跟他干,才有了这个外号。
完成“造绿”的阿文色林并没有闲着,他开始琢磨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2003年起,陆续有各类大型企业来到门克庆嘎查开发天然气、石油等资源,老阿又看到了让村民们致富的机会。他对记者说:“我们这个地方交通不便,企业要来开采资源,肯定需要修路铺管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但能改变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还能带来可观的收入。”
和嘎查其他干部讨论后,阿文色林决定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注册工贸公司,嘎查委员会牵头入股19万元,吸收229户村民入股,每户入股4000元,公司主要负责承揽在当地进行资源开发的企业的土建工程。从2008年起,公司已经连续5年分红,每户入股农牧民累计增收22115元。
嘎查农牧民手里有了钱,门克庆嘎查集体也有了钱,到2012年底,集体自有资金已增长到近500万元。阿文色林召集两委会研究决定,从2013年起,每年把嘎查集体资金的8%提取出来,用于嘎查的民生建设。现在,门克庆嘎查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享有大病、残疾等资金补助,当兵入伍、考取大学的农牧户也能得到每户1000元的奖励。
老阿告诉记者,造绿、造富,还要造福。他现在又有一个新念想,就是要依靠集体经济,依靠大家共建,逐步解决嘎查老人的养老问题。记者问老阿怎么理解“中国梦”。老阿说:“父亲说我阿文色林的名字的意思就是自力更生。”“我是个普通人,志向也不大,要说梦想,就是不等不靠,和大家一起把嘎查的事办好,让嘎查人生活好,不辜负嘎查人的信任!”(据新华社 文·白林 刘懿德 吴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