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淑讲述自己的故事。
11月21日下午,在长白山池南区第四次民生代表大会上,有一位身着橘色羽绒服的中年妇女,在全场的热烈掌声中,走上讲台,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说道:“我叫姜明淑,今年49岁,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朝鲜族农村妇女。因为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只是一份对家庭的责任,对长辈的敬重,社会就给我这么高的荣誉……”
“在结婚20多年相濡以沫的生活当中,我们这个大家庭经历了很多不寻常的变故。丈夫为改变家庭生活困境常年在外务工,生活的重担就全压在了我的肩上,平日里,我要忙田地里的农活,整理锁碎的家务,还要照顾年迈的奶奶、病重的婆婆、公公、幼小的孩子和残疾的叔叔,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走到今天,我感谢池南区领导的帮助,也感谢每个曾经帮助过我的人……”话音未落掌声再次响起。
在亲人们的眼里,姜明淑是一个好孙女、好媳妇、好妈妈、好侄女。这是她用二十多年的爱心,真诚奉献的结果。
姜明淑告诉记者,公公是个要强的人,身体不好还要照顾多病的婆婆,怕给本不宽裕的家添麻烦,老俩口说啥也不肯搬过来。
姜明淑每天早起,先到千米之外的公公家做饭,将饭菜端上桌喊一声:“爸、妈吃饭啦!”就匆忙返回家做第二顿早饭,利用做早饭的间隙,她要把奶奶的头发梳理好,把叔叔的衣服穿好,早饭刚端下桌,她简单收拾完家务后,就下地里干农活。临近中午,她放下手中的活,赶到公公家做午饭,顺便把她们换下来的衣服洗完。再返回自己家做午饭……这样周而复始,直到2012年公公病故后,姜明淑主动把瘫痪在床的婆婆接到家中伺候。婆婆在床上不能自理,她每天都要为婆婆端屎端尿、梳妆洗漱。婆婆原来就有便秘的毛病,得病后便秘更加严重,大便干燥坚硬,排不出来,她不忍心看婆婆痛苦的样子,于是每次她都在常人难以忍受的环境中,用手小心翼翼地往外抠,每隔3-4天就得抠一次。婆婆尿炕是常事,她每次都马上换洗棉垫子,给婆婆擦洗身子。随着婆婆年龄增高,病情日益加重,时刻都需要人在身边照顾,她每天都坚持给婆婆喂药、捶背按摩。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容易出现褥疮,为防止这种现象出现,她把床铺搬到婆婆的房间睡在婆婆身边,白天每隔两个小时给老人翻翻身,整理整理褥垫,夜间还得给婆婆翻身两三次,这种厮守式的照顾,她一干就是四年……2015年5月,婆婆安祥地离去。
当“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风靡大江南北时,姜明淑却将此歌改编成“世上只有奶奶好……”生活中,她经常是一边给奶奶梳头,一边唱着这首歌,让奶奶乐得合不拢嘴。是呀,姜明淑三岁就在奶奶的呵护下成长,从小她就耳闻目睹了奶奶乐善好施帮助他人的举动,奶奶常挂在嘴边的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八个字犹如颗颗种子,在她的幼小心灵里扎下了根。
年迈的奶奶,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平日里精神饱满,衣着干净,发丝整洁一丝不乱,直至2016年去世,享年95岁。“奶奶临终时叮嘱我一定要照顾好叔叔。奶奶的话我铭记于心。”“应该说奶奶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没有奶奶我早就饿死了……”说起奶奶她声泪俱下。
姜明淑的叔叔姜熙求今年65岁,是漫江村五保户,因患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整天只能靠手支撑着在地下挪动,残疾叔叔生活自理方面的问题,就成了她的一块心病。尤其是奶奶走了之后,为了践行对奶奶的承诺,她定期给叔叔洗头、洗脚、剪指甲、洗衣服、被褥、勤洗勤换等,给叔叔料理的干干净净,房内没有异味。在饮食方面,她隔三差五调剂花样,让叔叔吃得很高兴,很顺心。可是由于多年的精神压抑,叔叔偶尔会爆发无名之火,拿起板凳砸向姜明淑的头,或撕扯她的头发……但她擦干眼泪后,仍持之以恒地精心伺候着叔叔,现在她的叔叔白发已经爬上了发梢,但她对叔叔的爱仍在延续着。
丈夫看她没日没夜的付出,心疼地说:“咱家四代人都由你一个人照顾,真是难为您了!你是咱们一家的功臣。”
“百事孝为先,孝为百行源”,自古以来,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十几年来,姜明淑用她那柔弱的肩膀,担起常人难以想象的重担,在平凡的岁月里,默默奉献着感恩的情怀,她说:“生命中有许多人值得感恩,感恩困难时给予我拼搏勇气的人,感恩挫折时给予我坚韧力量的人。”姜明淑的举动先后获得了长白山好人、长白山孝老爱亲模范、吉林省最美家庭和2016年全省孝老爱亲模范等荣誉称号。(本报记者 韩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