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客人摔跤的指导员
从爱滑雪到教滑雪,李臻吾在美国21年指导了数千人。“教滑雪挣的钱,连开车往返雪场的油钱都不够。也不是没机会当个小主管什么的,但我只想教滑雪,不想干别的。”李臻吾很享受那种成就感。
李臻吾所在的滑雪学校规模不小,当时有250多名指导员,他是其中惟一的亚洲人。刚“上岗”时,学校管理者看不上这个黑头发、黄皮肤的工程师,很少给他排班。待了两个雪季,李臻吾坐不住了。“你觉得我不懂滑雪,我就给你看看我的本事。”他花了一年时间,考取了美国职业滑雪教练协会(PSIA)的中级证书,而当时学校里拥有该证书的指导员不足10人。李臻吾把证儿往脖子上一挂,再也没人看不起他了。
此后几年,李臻吾又获得了PSIA和加拿大滑雪教练联盟(CSIA)的高级指导员资格。他常说,滑雪指导员不是技术性工种,而是服务行业,“你要保障学员不摔跤、不出事,才能保持对滑雪的兴趣。让学员不摔一下,还能把他教会,才是有本事的指导员。”
在李臻吾的概念里,没有学不会,只有教得不对。无论什么人,在雪道上无法随心自如,一定是教的人有问题。李臻吾擅长“因材施教”,一样的内容,不同的学员,教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四五十岁的人可能怕摔跤,娇弱的太太、小姐可能会怕高。念文科的右脑比较发达,可以多给他做示范。如果碰上念理工科的,就多给他讲讲角度、原理,比较好接受。喜欢球类运动的人,身体灵活性、协调性应该不错。如果爱踢足球,腿部力量就比较强。”李臻吾说,工程师的本能就是针对不同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不可能有一套方案能解决所有问题”。
正因如此,李臻吾认为,滑雪指导员应该涉猎广泛、博才多学,“要懂滑雪,还要了解各行各业、各类人群的特点。最重要的是沟通,好的指导员应该是半个心理咨询师。”一次,一个年轻女孩来学滑雪,李臻吾问她为什么来雪场,女孩说是男友带她来的。李臻吾顿时明白了:男孩会滑,把女孩扔下,自己去“嗨”了。他对女孩说:“我保证你两天就赶上男朋友,他滑什么道,你也能滑什么道。”一下子把女孩的信心和积极性调动出来了,教学效果非常好。
而李臻吾教学生涯的最大一次挑战,来自于一位不惑之年的企业高管。此君提出一周学会滑雪,前提是不能摔跤。听说这位客人每天过手的账目至少有几千万美元,学校里没一个人敢接。校长听说了,找到李臻吾,“你不是一天到晚吹牛,说自己能在不让学员摔跤的情况下教会他吗?把他交给你吧。”李臻吾帮高管穿好雪鞋,发现他走路腿直抖,心想,“这位老兄生意那么忙,肯定一天到晚坐在办公室里,腿上哪有什么肌肉?”于是,他三天没让高管上雪道,就穿着雪鞋在平地走路、小跑,然后又在没有坡度的雪地上走路,一边强化腿部力量,一边攻破心理关。第四天,高管有些不耐烦了,要穿雪板。但李臻吾还是坚持让他做基础练习,丝毫不放松。
第五天,李臻吾带着高管上了缓坡。高管双腿控制有力,顺利滑了下来,学校里几乎没人敢相信。高管喜出望外,光小费就给了两三百美元。
中国雪协迎来不速之客
因为爱滑雪,更因为较真的性格,李臻吾成了一名出色的指导员。令他未曾预料的是,自己与祖国大众滑雪运动的缘分,也被这两条红线紧紧牵引起来。
2003年,一次无意的自发“调研”,改变了李臻吾余生的走向。那几年,京城滑雪正处于“初始期”。正在广州工作的李臻吾要到北京开会,听闻北京有雪场,一下来了兴致。他扛着雪板,带着雪具,坐上了前往南山滑雪场的大巴。车停到地儿,远远望见窄小的雪坡、简陋的设施,李臻吾兴味索然。他突发奇想,请了一名级别较高的指导员,佯装普通爱好者,还故意做一些错误动作,想看看人家怎么教。但这名退役专业运动员对大众教学似乎并不在行,15分钟后,李臻吾跟人家“摊牌”了。
作为国内最发达、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北京的雪场环境令李臻吾感到失望。“会不会是例外?”李臻吾不甘心,一星期后又跑到石京龙滑雪场。随后他又去了莲花山滑雪场,但情况都是一样。李臻吾做了一个决定,他来到中国滑雪协会,敲开了时任秘书长田有年办公室的门。
李臻吾作了自我介绍,诚恳地提出国内大众滑雪存在的问题,并表示希望帮忙提高、改变。当时已是下班时间,田有年还有客人在。他看了李臻吾的资料,嘱咐秘书丁奕与其对接。丁奕与这位年过半百、毫无背景的“不速之客”聊了一个半小时。就这样,李臻吾受聘成为中国滑雪协会高级顾问,辞掉了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中国滑雪事业中。
此后的14年,李臻吾尽心竭力,用半生经验推动中国建立滑雪指导员体系,促进中外滑雪文化交流,规划国内大众滑雪产业的发展。2007年底,中国滑雪协会成立首支“特训队”,并于2008年在北大壶滑雪场展开首次集训。所谓特训队,就是从高水平退役运动员中精选一批人员,培养成为大众滑雪的骨干力量。这一次,李臻吾面对的不是普通爱好者或“门外汉”,而是竞技场上的高手。其中不少人的滑行技术甚至高于李臻吾,有队员私下抱怨起来,“这老头儿是干嘛的?我都滑了20多年了,用你教吗?”
面对质疑,李臻吾非但不生气,反倒更认为这些年轻人的认识存在误区,需要帮助。大众休闲的滑法不像竞技那么消耗体力,李臻吾在北大壶滑雪场的雪道上上下下五趟,大气都不喘,给了学员一个“下马威”。而他的敬业精神和对细节的把握,也令队员五体投地。“比如李老师会提醒我们,指导员至少应该随身携带两三副手套。因为高山环境气候多变,需要随时更换。”如今在瑞士某著名雪场担任指导员的李春雷说:“他让我们知道了‘滑雪指导员’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两个雪季下来,特训队员对李臻吾的抵触已完全消除,其中许多人日后成为中国滑雪发展的排头兵。他们在全国各大雪场培训了滑雪指导员上千人次。然而,随着中国滑雪协会领导层人员更替、工作方向转变,特训队渐渐成了李臻吾个人推进的事。早期的队员,也没能全部留在滑雪行业。李臻吾遗憾之余,也一直和队员保持着联系。去年3月,他还组织了一场“特训队十周年庆”,和这些忘年交的老朋友聚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