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平凡劳动者的幸福底色-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新时代平凡劳动者的幸福底色

潘磊 本报记者 戴吉楠
2018-05-10 11:02:23

  在过去的一年里,盘锦市经济快速发展,各项重要发展指标走在了全省前列。特别是盘锦荣膺全国文明城市,获批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共争取到26个国字号试点。这些重大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成果,凝聚着全市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辛劳和智慧。今天,本报记者带您走近这些新时代平凡的劳动者,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了解他们的幸福底色。

  “城市整洁我出了一份力”

  ——记盘锦京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作业部挖掘机机手何卫东

  清晨,当城市刚从睡梦中苏醒,盘锦京环公司固废处理中心(垃圾填埋场)填埋操作工何卫东和同事已经开始迎接第一辆垃圾运输车进场。

  2009年,盘锦京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现固废处理中心)刚刚建场,何卫东因为业务精湛,被集团公司从北京派到盘锦援建,成为生产作业部的一名挖掘机机手。9年来,何卫东在垃圾山上度过3300多个日日夜夜,每天处理近1000吨垃圾,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巨大的垃圾山,一阵阵恶臭扑面而来,让人难以忍受。何卫东说:“干这么久已习惯了。”整天和垃圾打交道,垃圾的臭味钻进了他的衣服里、鼻子里、头发里。垃圾山上臭气熏天,他工作时,必须戴着口罩,紧闭车窗。春秋冬三季还好一点,一到夏天,垃圾山上的温度比地面要高好几度,坐在驾驶室内如同蒸桑拿。垃圾山蚊蝇肆虐,远远看去,挖掘机就像是被贴了一层苍蝇车膜,即便是关着车窗,上下车进去的苍蝇都多到一开风扇,尸体溅得满车窗都是。说起这份又脏又累的工作,他没有丝毫抱怨:“做垃圾填埋工作,又脏又累,可这工作总得有人干啊,时间长了,习惯了。”垃圾填埋,看似简单,其实技术含量特别高,填埋工艺从挖坑、做坝、整形、铺平到盖防渗膜,每一道工序都不是那么好干的,正因为严格的标准化施工,使得盘锦市固废处理中心永葆国家级“Ⅰ级填埋场”荣誉称号。

  何卫东每天完成垃圾处理任务后,还要保证垃圾的日产日销,并将填埋区垃圾摊平压实、覆盖整形及雨污分流、改良水气分离收集处理……他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优秀的个人素质诠释了“宁可脏一人、服务千万家”的时传祥精神。

  2017年,何卫东荣获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优秀一线工作者”荣誉称号,被盘锦市总工会授予“盘锦工匠”及盘锦“五一”劳动奖章,今年,他又被授予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在岗就要爱岗 爱岗就要敬业

  ——记盘锦海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明

  “在岗就要爱岗,爱岗就要敬业”。这是高明参加工作后树立的职业理念。今年30岁的高明在盘锦海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已经5年了。5年里,他一步一个脚印,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兢兢业业、踏实工作。

  2013年,高明入职初期,他被分配到公司仓库做仓储管理工作。由于公司正处于建设初期,仓储工作还未开展,高明就一个人肩负起仓库的所有工作。随着公司产品在全国遍地开花,高明被调到公司产品设计研发团队,从事产品设计研发工作。从此以后,高明更忙了,他早出晚归、任劳任怨,不断创新,在工作中寻找新方法、新途径,带领其他同事优化工作流程,共同进步。从改良产品包装,到新产品上市前期工作,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工作之余,他坚持钻研理论知识,学习当下先进的业务理论和实践经验,精简工作步骤、创新工作方法,大大提高了原有的工作效率。通过努力,他将产品包装方法进行改良与优化,不仅提高了包装工作效率,也大幅度降低了产品的破损率,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了建立畅通的沟通通道,协调部门间工作,高明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搜索相关资料,翻阅相关书籍,与各部门间积极互动,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对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划分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任务,确保工作进程的有效推进。

  多年来,高明苦干实干、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名员工,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今年,他荣获了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蟹农致富的领航人

  ——记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河蟹选育项目技术员郑岩

  谈到东北特色美食,不得不提盘锦河蟹,提到盘锦河蟹就不得不提中华绒螯蟹新品种“光合1号”。如今“光合1号”推广养殖面积已经超过5万公顷,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带动1万余户农民共同致富。这个研发河蟹新品种、领航蟹农致富的人,就是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河蟹选育项目技术员郑岩。

  盘锦虽然盛产河蟹,但人工养殖河蟹与河蟹的育苗一直是困扰蟹农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郑岩经常深入河蟹养殖第一线,了解制约产业发展瓶颈,结合公司战略,组织技术力量进行公关。2016年,郑岩了解到养殖户收获的河蟹规格普遍偏小,销售价格较低,他在养殖户原来的操作方式的基础上,创新改进了养殖方式,被命名为“光合模式”并推广,2017年这些养殖户的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

  稻田养蟹在盘锦有着广大的基础,影响着大量农民的收入,为了保证蟹苗的成活率,农户不得不少施肥或者不施肥,这样就降低了水稻的产量。针对这一点,郑岩和同事多次论证,形成了一套选育抗氨氮品系蟹苗的技术路线,并进行技术公关,目前已经获得了一批高氨氮抗性河蟹家系,距离培育出抗氨氮河蟹新品种已经不远,届时进行稻田养蟹的农民必将迎来收入的一次跨越式增加。

  截至目前,郑岩在河蟹新品种选育及养殖模式开发、沙蚕育苗养殖、单环刺育苗养殖、鱼类增养殖等方面取得了8项科技成果,其中4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同时,参与选育国家级河蟹新品种1个、参与制定地方技术标准4个。郑岩是辽宁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辽宁省2017年最美工程师,今年又荣获了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从操作工到盘锦工匠

  ——记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加氢车间副主任隋小东

  从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套加氢装置开始建设至40万吨加氢装置自主开车一次成功,到公司新建的酸性水低分气联合装置开车,再到公司新建制氢装置及采用壳牌先进技术每年30万吨环烷基馏分油加氢开车,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的每一个重要项目的建设都留下了隋小东的身影。随着公司项目的不断建设,隋小东也从操作工一步一步成长为车间副主任。

  2016年,公司将酸性水气提装置、低分气处理装置、制硫酸装置和硫酸铵装置一并交给加氢车间管理,虽然从年初开始车间就对这几套装置进行了详细的学习和培训,但由于现成可借鉴和实际生产经验较少,近3个月的开车过程实践中,加氢车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尤其设备酸碱综合腐蚀更加严重,隋小东和他的设备管理团队不等不靠,充分发挥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他们起早贪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成功解决了脱氨塔下循环泵密封及叶轮升级改造等多个难关。

  隋小东爱琢磨,喜欢用创新技术解决生产难题。“加氢装置操作参数优化控制”“降低石脑油中硫化氢含量”“降低酸性水汽提单元净化水产品中氨氮含量”等项目在公司集团获得创新奖项。多年来,隋小东提出和参与的技术革新项目,累计为公司创造价值达千万元以上。

  多年来,他先后获得辽宁省青年岗位能手、盘锦市创新知识标兵。2017年,隋小东被盘锦市总工会命名为“盘锦工匠”,今年,他又荣获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老外为他点赞

  ——记辽宁宝来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技术工人张东伟

  “好,我马上过去!”挂掉电话,拿起充电宝给手机充上电,张东伟急忙奔向施工现场。张东伟是辽宁宝来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技术工人,每天奔波于各个施工现场,解决技术难题。手机被打爆,经常带着充电宝去施工现场已成为他的工作常态。

  5年前,刚刚进入辽宁宝来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的张东伟,初到车间还什么都不熟悉。为了尽快熟悉工艺,他拿着流程图,爬管廊、攀高塔,逐一熟悉管线的来龙去脉、设备的性能和操作。他总是随身带一个小笔记本,随时把所学的东西记下来,回到家里,还要琢磨设备原理和工艺参数。凭着这股钻劲,张东伟逐渐从一名新人成长为合格的员工,并很快成为车间里的技术骨干。他在学习生产工艺的同时,也不断寻求创新突破。公司原设计的采暖系统是通过蒸汽加热冷水方式的循环,而加制氢车间又有两台水冷器需要用循环水将热油冷却,经过详细的计算,张东伟提出通过将采暖水与热油换热的技术改进,调整车间和公司的汽水平衡并降低了新蒸汽的消耗,从而为公司节省了大批成本。

  去年,一家外国企业在国内寻求能制造一种特殊改性沥青的企业。由于工艺复杂,生产、运输难度大,没有企业敢接单。张东伟带领他的技术团队,反复研究,多次试验,最终研制出适合生产、运输的工艺,一举拿下了这个订单。外国企业代表收到产品时,不停地对中方企业代表竖起大拇指,为研究工艺的技术人员点赞。

  张东伟的努力付出不仅赢得了企业、职工的赞誉,还征服了外企工作人员。那一年,张东伟荣获盘锦“五一”劳动奖章,今年他又因为过硬技术、努力的拼搏荣获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攻坚克难保生产

  ——记华锦集团炼化分公司加氢异构车间主任马建红

  思路清晰,严抓细管,敢于担当,沉稳干练……提起华锦集团炼化分公司加氢异构车间主任马建红,分公司的同事都会不自觉地竖起大拇指。因为工作出色,马建红获得了今年的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2016年1月,制氢转化炉发生两次爆管,转化炉被定为华锦集团重大安全隐患,装置被迫低负荷特护运行,造成氢气供应不足。马建红提出了引化肥氢管线至制氢装置PSA的入口改造项目,他身先士卒带领车间人员加班加点,终于在2016年5月按计划节点完成了化肥合成氢气引氢项目。同年8月,马建红带领车间人员克服高温酷暑、暴雨等困难,一连十几天不回家,更换了转化炉176根转化管和转化催化剂,提前4天完成了制氢转化炉检修任务。同时由于化肥合成氢气的成功引入制氢PSA,在制氢转化炉停工更换转化管期间,确保了加氢裂化装置的连续运行,避免了停车损失。

  2017年,加氢裂化装置SIS系统卡板故障,造成装置两次停车,在事故处置过程中加氢裂化反应器第三、第四床层发生飞温,导致多台高压换热器发生内漏,装置停工326小时。马建红带领车间全体技术人员昼夜坚守在检修现场,与施工单位及公司相关检修人员24小时轮流作业,比计划提前2天完成了高压换热器的检修任务,装置顺利完成开工。

  马建红担任车间主任几年来,先后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加氢裂化装置新氢压缩机无级量调节改造,投运后每年可节约资金近100万元。

  一切为了孩子

  ——记盘锦市高级中学教师富笑

  现在,大家都在说老师的幸福感。在盘锦市高级中学教师富笑看来,当她付出之后得到学生的喜爱和肯定时,这种幸福感才是最本真的。“我的努力,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大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爱上学习,觉得学习是件轻松有趣的事。”朴素而简单的目标,背后蕴含的,正是富笑的智慧教育与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

  16年教龄,12年班主任经历,若干学生考取清华北大名校的骄人高考战绩,这是富笑老师的履历与成绩。能有这样的成绩,是富笑坚持不放弃每一名学生的收获。

  刘显赫是一名复读生,2016届他考入了清华大学。高考落榜让刘显赫心有不甘,他选择了复读。刚刚来到富笑的班级时,刘显赫有些害怕,怕班级同学异样的眼神,怕老师怀疑的目光,更怕高考再次落榜。尤其是当刘显赫知道新班主任是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时,他更加害怕数学不太好的自己给班级拖后腿,老师不喜欢他。可第一次见面,富笑就打消了刘显赫心里的紧张和忐忑。富笑没有给刘显赫讲大道理,只是像朋友一样提醒他抓紧时间修剪一下颓废了一个暑假导致的鸡窝一样的乱发。刘显赫心中的不确定和疏离便顷刻间如阳光下的冰雪一般消融了。正式进入学习阶段,富笑总是能在严肃紧张的学习节奏中,保持着轻松活泼的气氛,这大大减少了刘显赫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刘显赫遇到难题时,富笑总是一遍一遍地讲解。刘显赫说:“毕业两年后我们还都记得她的生日并争先恐后地献上祝福,是因为她爱我们,我们也爱她。”

  2013年,富笑老师任教的班级高考600分以上人数超过40人;2016年,她任教的班级高考600分以上人数超过50人。高考成绩不能说明一切,但这些成绩却能体现一位教师为了学生的付出。

  富笑老师多年来因为教学成绩突出获得盘锦市教育系统数学学科带头人、十佳师德标兵、新课改教学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2016年,被授予盘锦“五一”劳动奖章,今年,又获得了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节能减排的排头兵

  ——记辽宁北化鲁华化工有限公司碳五车间副主任刘春友

  初见刘春友,他和同事正坐在总控室里,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时刻监控着生产车间的动态。刘春友说,没有突发事件,盯着生产车间的动态就是他主要的工作。刘春友是辽宁北化鲁华化工有限公司碳五车间的副主任。29岁的他已经是公司的中层干部,这看似人生坦途的成长经历,全是刘春友凭着刻苦钻研、不断奋斗获得的。

  2014年,刘春友因为在学习深造期间成绩优异,被提前调回辽宁北化鲁华化工有限公司参加装置建设。在装置建设期间参加装置三查四列,他提出很多合理化建议,并且多条被采用,为公司节能减排做出突出贡献。2015年,刘春友被提拔为碳五车间二班班长,带领班组积极响应公司号召,采取精细化管理,在此期间他技改球罐区排水管线,改现场排放为流程排放,大大减少了劳动量和环境污染;改造了防冻防凝凝液管线,大大降低了凝液对土建的侵蚀及损害。2016年,因为在碳五车间举办的岗位练兵活动中,每次考试均列第一名, 刘春友被破格提拔为碳五车间技术员,主抓5S管理。他遵从公司要求,责任落实到个人,坚决落实物品定置化、现场目视化,使车间风貌焕然一新。由于工作表现优异,2017年9月,他被任命为碳五车间代理副主任,主要负责碳五车间设备方面工作、防冻防凝等相关工作,做到了防冻防凝全年无事故,设备零故障率。

  5年来,刘春友踏实的工作作风,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事的认可。2017年5月,他获得盘锦“五一”劳动奖章,今年又荣获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勇于创新的技能能手

  ——记国网盘锦供电公司高级技师于义和

  “他工作中一点也不像一个高级技师。在施工作业现场小到一个螺栓是否紧牢,他都要亲手检查,尤其对待施工难题上,或者是可以借鉴的工具材料,他都要第一时间用相机拍照,回来认真研究。”工作认真,注重细节是同事对国网盘锦供电公司高级技师于义和的评价。也是因为注重细节才成就了他无数个创新成果。

  1995年于义和从部队转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网盘锦供电公司。两年水电技术学校的专业培训和22年的实际工作,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2013年8月,国网盘锦供电公司于义和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工作室不仅成了他创新创效的平台,还是他传授技能的重要场所。他带领QC小组,针对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把问题变课题,集思广益,每年都研制出一项创新成果,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至今,工作室共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地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QC)13项,培养出10名高技能骨干人才。

  由于各供电分公司没有专用的门型吊厂房,变压器吊芯通常雇佣吊车,使用时间长,费用较高,于义和研制的《变压器吊芯支架》,设计了一个简便实用的龙门吊架,解决了目前变压器吊芯的难题,获得省公司QC成果二等奖。紧放线作业中新型燕翅横担上无配套的朝天滑车,施放的导线只能放在横担上摩擦,对架空绝缘导线的主绝缘保护层造成了不必要的永久性伤害。为解决这一难题,他研制《多功能朝天滑车》,获得省公司QC成果二等奖并且申报了国家专利。

  二十多年来,于义和研制的创新成果,直接创造了近200万元的经济效益。正因为他的努力,2018年于义和获得了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本版图片由盘锦市总工会提供)

1 2 共2页

来源:中工网——《辽宁职工报》
编辑:牛文娴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白凯南刻苦演绎美猴王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然而,没有什么京剧功底的白凯南却要在短短三天的“拜师学艺”后登台表演《大闹天宫·闹瑶池》选段。

  • 惠若琪投身公益助孩子圆体育梦

      新婚不久就投身公益活动的中国女排前队长惠若琪5月8日表示,退役意味着运动员生涯告一段落,婚礼则意味着人生迎来一个更美好、更精彩的开始,今后会拿出更多精力投身公益事业,通过公益支教等项目帮助更多的孩子圆体育梦。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尹劲松:回家创业实现“一帘幽梦”

      在帮陪读妈妈实现“一帘幽梦”的同时,尹劲松也成就了自己。“今年实现500万元销售收入应该没问题。”尹劲松说,3个多月来,珠帘销售额已有70多万元,订单达到了6000多单。

  • 退休老党员杜昌文返乡创业成“当代愚公”

      杜昌文老伴说:“在这几年收养的过程中,他被狗咬过,我劝他不要再把狗带回来了,他就是不听。”杜昌文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作爱心,他把爱化作了春风细雨,在潜移默化中滋养了杜集乡的人与自然。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