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一名称职的丈夫/几十年来/妻子只能把对他的依恋与牵挂藏在心底……”戈壁之夜,茫茫无垠,繁星点点,在柳沟网工区的宿舍里,冯亮有生以来在电脑上第一次敲下这行诗句。冯亮是兰州铁路局集团公司嘉峪关供电段的一名普通接触网工。有一段时间,正忙于拉线安装、高空作业的他被“约稿电话”点燃了激情。
该段所辖的区域地处甘肃的最西端,从海拔3000多米的乌鞘岭到沙尘弥漫的瓜州安北风区,都是他们的施工作业现场,常年穿行在巍峨的雪域高原和浩瀚的戈壁荒漠,塑造了这里的接触网工们坚韧的品格。
“每一个职工都是珍贵的你”——曾经,这个段和其他单位一样,更多地弘扬宣传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先进模范人物,用“他山之石”来引领本单位职工昂扬向上的精气神。随着近年来新入职职工越来越多、文化层次越来越高,接受方式日益多样化,这个段进一步丰富“参照系”,让青年职工打量身边人,从自己的工友身上寻找点滴感动;同时,让年轻人用自己更喜欢的直接参与的方式,以同题征文、诵读会、作品集等活泼形式,用朴素而深情的文字温暖每一个人的心灵,记录一个个珍贵的“你”。
活动开展以来,这里已经有40多首“我身边的共产党员”职工原创诗歌、156篇《我的师傅》同题征文和116篇《我的军旅生涯》汇编成书,成为大家竞相珍藏的最美读本,在职工们手中温暖传递……
“用诗歌‘拥抱’身边的党员”
思虑再三,冯亮决定写写工长甘玉业。
甘玉业是一名有着31年党龄的老党员,曾获得兰州局“十大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荣誉称号。几十年来,600多公里的铁道线路上,到处都有他的足印,想起远离家人坚守在荒凉站区的种种艰辛不易和点点滴滴,一曲颂歌在冯亮的指尖“跳跃”:
“在工区/他是称职的师傅/带着徒弟们学练业务/甘心把所有的本领都传授……/在工区/他是称职的工长/带着大伙建设家园/甘心把所有汗水都洒落……/在工区/他是称职的“家长”/把“家人”的冷暖全装在心里/甘心把所有的爱都给予……”
“虽然工作艰苦而劳累,但饱蘸油污的双手,从未放弃诗与远方的质朴情怀。”像冯亮这样用深情的笔触来勾勒身边共产党员的“诗歌故事”,在供电段的各个车间班组,持续延伸。
“他最挂念的是每天的工作/像刚参加工作时一样热情不减/他最担心的是职工的安全/像父母一样谆谆告诫/他说党员就应该实实在在做事/他说党员就要做事故抢修中的铁汉……”这首《说普通,也普通》诗歌的作者是敦煌供电车间的职工孙领,他的诗歌里,展现出徐海龙、王文军、赵金梅、柴成宝、罗崇洋等一个个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构思巧妙,感情真挚。
二十载岁月 你与接触网相依相伴/立杆架线 处理缺陷/风餐露宿 潜心钻研/哪里有险情 哪里有故障/哪里就有你/读你 长长铁道见证/你的奋斗与虔诚/读你 茫茫河西铭记/你的气魄你的忠诚……
由金昌供电车间职工王志龙创作的这首《读你》,用深情的笔触描绘出了“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张志平20年来奋斗的身影。
“人生最美好的莫过于这样的传承”
“我用师傅培养我的心,来培养我的徒弟王国庆。”甘玉业的徒弟张志平,现在已经是车间副主任,在《我的师傅》同题征文的最后,他写道——“师传我,我传徒,人生最美好的莫过于这样的传承。”如今,这句话成为职工间传抄的格言。
现在已经是车间主任的靳党育也写了自己的师傅徐海龙,一幕幕细节将大家带回到当年的学徒时光——
“每每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事情,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师傅从容不迫、胸有成竹果断处理的情景;每每车间来了新工,眼睛里就会浮现出师傅毫无保留地给我教授技术的场景;每每遇到困难有些沮丧,耳朵里就会响起师傅的教导与鼓励。师傅,为我的一生带来不竭的正能量。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永远都是我最亲的师傅。”
职代会上,徐海龙和靳党育二人坐在一起,大伙说起这篇文章,靳党育突然起身恭恭敬敬给师傅俯身倒茶端水。徐海龙激动地站起身一饮而尽,随后将靳党育抱在怀中,身边的工友们用掌声见证了这份师徒情。
贾红斌与青工刘国巍也是一对师徒,贾师傅业务全力传授,生活上如兄如父。刘国巍回忆了自己在师傅的帮助下拿到全局技能竞赛单项第一名的好成绩,他写道:“有师傅在,真的很心安。我想学的时候,恰好你愿意教我。我累了想放弃的时候,你恰好给我鼓励。我迷茫无助的时候,你恰好在我身边。我孤单想你的时候,你恰好出现。就是这么多的恰好,让我们的师徒情谊随着岁月的发酵,历久弥香。”
脱下军装却从不曾“脱”下肩上的责任
自从接到约稿电话,张掖供电车间的接触网工贾志龙数夜未眠,《当兵走阿里》这首歌一次次在耳边回旋。
5年前,他就是在这首歌的陪伴下踏上阿里高原,成为一名边防军人。煮不熟的面条、饺子,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极端低温,把篮球架都能刮走的大风,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巡逻,让这位年轻的汉子彻夜未眠。
贾志龙流着眼泪在班组的电脑键盘上开始敲击那段边防岁月……
“阿里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我们品味的是艰苦,感受的是崇高,汲取的是力量,这些必将滋养我的人生之路,鼓励我在新的岗位上书写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写完这个结尾,贾志龙噙在眼眶的泪水终于落了下来。
离开魂牵梦绕的“老山岁月”整整30年,年过五旬的李中财第一次坐到桌前提笔来写这段往事。为了核实记忆中的细节,他到处找老战友的电话,一开口就哽咽;为了与编辑联系,他第一次申请了QQ号;他把藏在柜子底的一大包证书与奖章也翻出来,细细地抚摩与打量……
“约我写军旅生涯,并不是仅仅让我回忆在部队的所作所为,而是要我们培养年青一代,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爱段的精神品质。”12300多字的《震颤的红土地》终于完成,10个部分,条理清楚,真挚感人,其间浸透着生与死的感悟、战友的情谊,战场的残酷、理想的光华。
“从守卫祖国到守护铁路,永远的忠诚矗立于心。”在嘉峪关供电段1600多名职工中,有639名退伍军人,他们中有116人写出了征文,脱下军装换上了路服,他们却从不曾“脱”下肩上的责任。
今天,在嘉峪关供电段的车间班组,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怀着欣喜、有的含着热泪,大伙挤坐在学习室里一字一句地读着几本书里的文章。
作者是你、是他,或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