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岳:将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授艺上了(图)-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赵文岳:将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授艺上了(图)

2018-11-24 09:33:31

赵文岳 翰林院五虎棍第九代传人

  “你这个‘反背花’,得把身子拧过去,不能杵在那儿……”“你这根棍子再拧慢点,小心自己棒到头上!”“嘿,你这么大个子,能拿短点的棍子吗?这耍起来,能把顶棚给掀了……”39岁的赵文岳是中关村街道西里社区民俗文化队队长,此刻他正在课堂上教孩子们一套棍法,这套棍法舞起来上下翻飞,令人眼花缭乱,也有精彩的对打场景,可是这不属于武术,而是一种舞蹈,名叫翰林院五虎棍,是海淀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文岳是翰林院五虎棍第九代传人。

  据介绍,翰林院五虎棍起源于道光十三年,是翰林院人士根据宋代年间的乐舞所整理出来的舞蹈套路,曾为皇家御用。因为各种历史原因,翰林院五虎棍也一度濒临失传,后来在第七代传承弟子白玉及其弟子的努力之下,才得以延续。

  翰林院五虎棍一直是“师徒相传”,由老师带学生的方式进行传承。赵文岳的师傅陈学良师承第七代弟子白玉。陈学良是北京首钢的职工,他介绍,自己从1982年学习“翰林院五虎棍”,1989年开始收徒。“我教学的地方就在西直门地铁出口(东北口)。那时候东北口没有开放。收的徒弟都是周边小学的孩子们。”赵文岳就是那个时候被陈学良收徒开始学习“五虎棍”的。

  赵文岳说,“最初是想跟着师傅学武术,后来才知道,五虎棍既不属于武术,也不属于京剧,而是一种民间社火表演。我开始学的时候大约十岁,那个时候几乎都在露天练习,没有室内的场地。冬天光着膀子,练的都能冒出热气。”赵文岳说,师傅陈学良为了翰林院五虎棍的发扬光大做了很多工作。不仅免费教了一批学生,还恢复了五虎棍中曾经失传的套路。2000年,赵文岳也开始收学生,老师陈学良因单位搬迁,逐渐不常来指导,将这项技艺传承的工作交给了赵文岳。2012年,在陈学良和中关村街道西里社区的帮助下,赵文岳重整了翰林院五虎棍技艺,西里社区还为翰林院五虎棍提供了训练的舞蹈室和存放道具的仓库, 每周六日开设公益课堂。很多他在课外活动中教过的孩子慕名而来。赵文岳介绍,“现在在这个课堂学习的是小学2年级到6年级的孩子,大约有20多个。不算后来到学校教课外活动,单算来找我学的这些学生,我已经教了大概200多人了。”

  在教室里,记者看到有6个来学习棍法的孩子们正在上课。有的人手持一长棍练“二指花”——就是用两根手指将手中长棍翻转起来。“反背花”,就是将长棍在身后迅速翻转,有点像京剧中美猴王的棍法。还有人手持双棍与手持长棍的对手场景。现场棍棒相碰,铮铮作响,颇有观赏价值。

  赵文岳特别想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他的本职工作是北京公交集团电车客运分公司电车四队22路的一名司机。每天凌晨五点出车,下午1点下班回家。赵文岳几乎将自己所有的休息都利用起来,一周七天都安排了“五虎棍”的教学活动,每次教学都在1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尤其是周五,赵文岳要跑两个地方,先去一所小学教“五虎棍”的课外活动,再到公园组织五虎棍的爱好者活动。“每周五,我吃的第一顿饭肯定在下午五点之后。”赵文岳说。除此之外,赵文岳还组织学员义务参加民俗庙会的表演,向公众推广“翰林院五虎棍”乐舞。

  现在最让赵文岳操心的就是,虽然已经从事“翰林院五虎棍”教学工作18年了,教过二百多个学生,至今都没有人能“接棒”传承工作。“一般得学三年,才算基本上出徒。之后还得长期练习,才能保持。现在孩子课业负担重,能坚持下来的人少。我这儿就像个铁打的营盘,来我这里的大多数都是流水的兵。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人坚持下来,成为这项非遗技艺的种子,今后能成为这门技艺的传承者。”

  记者 李婧 文/摄

来源:中工网——《劳动午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时代楷模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五十·90后焊工做沙漠中...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80后”羊倌的“创业梦”

    天蒙蒙亮,莫新城就叫上妻子往羊圈跑。这里每天有260只奶山羊等他们饲养,400斤鲜奶等待挤出。从七年前返乡创业时的激情洋溢,到四年前血本无归时的咬牙坚持,如今,莫新城打破了当地“不喝羊奶”的习惯,成为远近闻名的“创业达人”。而这位住在山窝窝中的“80后”羊倌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家人的支持和政府的引导。

  • 施伟斌:不仅是公路“名医” 更是公路“明医”

    “出名,并不等于明白事理,我们追求的是‘明’医,而不是‘名’医,如果你是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明’医,必定会有病人找上门。”采访刚开始,他的第一句话就深深吸引了记者。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