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魏洲:40年“穿越旅行”找到青春的答案
许魏洲“旅行”的起点是校园的一间教室,因为无意推开一扇门,许魏洲蓦然闯进了一座流动的“时光博物馆”。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时间轴上,一个个重大历史节点,被一张张中国青年报社等单位的经典摄影作品连缀成岁月长廊。
刘洋:为全力备战2020东京奥运蓄力拼搏
“四年”这个时间维度,对运动员来说特别敏感,因为一个奥运周期正好是四年。对于早在2014年体操世锦赛就拿到吊环世界冠军的刘洋来说,这四年,他经历了运动生涯的起起伏伏,如今他将为东京奥运会蓄力拼搏。
“我的儿,你怎么一句话没留就走了啊?”11月27日,沈阳新民市殡仪馆内,73岁的王文华在儿子“头七”祭日上哭得撕心裂肺。
11月21日晚,年仅51岁的沈阳采油厂机动采油大队罐车司机张善哲,在驾驶中突发疾病。生命最后一刻,他忍着剧烈的疼痛,将载有28吨热油的12米长油罐车稳稳地停在路边,按开“双闪”后,一头栽在方向盘上,再没起来。
GPS车辆监控系统记录下了他人生最后的轨迹。11月21日17时39分,已经拉完3罐油的他从沈四联合站出发,驾驶装载28吨热油的辽AW8070号罐车驶往沈二联合站。17时44分,张善哲的车停靠在新民市双程堡村东南1.66公里马路一侧,打着双闪。
“发现时,他头倒在方向盘上,口吐白沫,昏迷不醒,脚牢牢地踩着刹车。”同班司机陈金玉对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他赶紧拨打120,救护车将张善哲紧急送往沈阳军区总医院,经脑CT及加强脑CT检查诊断为脑动脉血管瘤破裂,已无法救治。
医生说,此病瞬间发作,患者剧烈头痛,就像“头要炸开”。在生死关头,张善哲忍痛减速、靠边、拉手刹、打开双闪……副大队长王者伟知道后立即赶到现场,当时天已黑,车辆笔直地停靠在沥青路上,还没有来得及熄火。
“如果不是这一系列关键动作,车毁人亡的后果不敢想象。”王者伟看过现场后仍心有余悸。在现场,车辆正处于S弯道中间,距拐弯处还有100多米,马路只有6米左右宽,两侧长着有20年的杨树,一侧树木边是一米多长的深沟,一侧树木边是稻田。“如果当时车辆失控或者停在路中间,满载热油的罐车与对面行驶来的机动车发生碰撞或撞树翻到路沟里,极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他为人讲诚信,有责任心,最后关头能这么做,一点不奇怪。”陈金玉与张善哲共事了13年,对他最了解,“每天上岗前,他都要把车辆检查一遍,哪有问题,就第一时间解决处理。13年来从未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安全行驶了30余万公里。”
11月23日,张善哲出殡。殡仪馆告别大厅里被挤得水泄不通,亲人、朋友、同事、邻居等来了300多人。大家都想最后送他一程。(记者 刘 旭 通讯员 王金刚)
许魏洲“旅行”的起点是校园的一间教室,因为无意推开一扇门,许魏洲蓦然闯进了一座流动的“时光博物馆”。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时间轴上,一个个重大历史节点,被一张张中国青年报社等单位的经典摄影作品连缀成岁月长廊。
“四年”这个时间维度,对运动员来说特别敏感,因为一个奥运周期正好是四年。对于早在2014年体操世锦赛就拿到吊环世界冠军的刘洋来说,这四年,他经历了运动生涯的起起伏伏,如今他将为东京奥运会蓄力拼搏。
在ofo风雨飘摇之际,创始人兼CEO戴威再次出面“稳定军心”。戴威日前发表内部信宣布ofo将进行全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和升级。在内部信的最后,戴威还对ofo员工进行了激励,称“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仍需坚守信念,哪怕是跪着也要活下去,只要活着,我们就有希望。”
黄计亮返乡期间,童俊杰找到了他,向他介绍了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和村里的基本情况。“我当时其实挺佩服老童的,他是市里下派的干部,3年期满后又自愿申请再留3年,他决心要把陡沟村带脱贫,他的精神感染了我,这里是我的家乡啊!”春节还没过完,黄计亮便决定返回家乡从事农业产业发展事业,为实现家乡父老共同致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