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正在进行采油树安装 贺亚琼摄
“我的使命,是继续做好‘传帮带’,为一线职工们加快创新改革工具设备。”2018年8月,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赵增权领衔的技能专家室成立,这是渤海钻探公司唯一的井下作业类专家工作室。这位在业内数一数二的专家嘴里时常念叨的一句话是:“没有井下技服,就没有现在的我。”
井下技术服务公司,是隶属于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公司的大型技术服务单位。从过去“简陋至极”的XT-12型通井机到如今“高大上”的无绷绳修井机、R2500型压裂车等驰骋于海内外市场的石油工程技术高端装备,从过去几十年家门口打转,到队伍成建制的“走出去”,从一年收入十几万元到逐步上亿元、十几亿元、近二十多亿元的收入规模。井下技服成了一支名副其实的“远征军”。
从人拉肩扛到工厂化作业
“当年啊,泥泞的作业现场,机关的男女老少浩浩荡荡的集结成长龙型队伍,两人一组抬1根油管,力气小的女同志就搞后勤……”这幅井场会战场景对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油田职工来说,是“家常便饭”。即使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站井口、抡榔头、扛油管依然是常见的力气活,让当时刚参加工作的“四川小个子”李诗仙吃不消:“一天下来累得吃不下饭。”
2006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专业化重组之后,井下业务一分为二,更名为井下技术服务公司,拥有试油、压裂、酸化、测试、大修、试采、防砂等完整的井下业务链。管理体制和市场创收双重压力,倒逼企业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变。
2015年,油管输送机进入了井下技服一线职工的视野。彻底结束了油管人拉肩扛的时代。钻修D12622队队长罗一恒说:“有了油管输送机,省时省力不说,还增加了安全砝码。”
由南到北由西至东
2011年6月9日,中国石油建设“西部大庆”劳动竞赛誓师动员大会在古城西安隆重举行。
这对于早在1994年就开拓陕北市场的井下技服员工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那年8月31日,一支23人、10台压裂车组成的队伍进入陕西安塞。22吨的进口压裂车,行驶在悬崖边的盘山路上。饿了,风沙肆虐间啃几口干馒头。渴了,喝点苦涩的窖水。困了,在大车店里跟虱子跳蚤斗一番再光着身子睡。洗澡难,大家就都剃了光头。
“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没活干。”凭着这种井下人特有的坚韧,产值年年上台阶,从最初的300万元到现在的十几亿元的规模。
48岁的S06601队队长刘卫庆或许想不到,自己在北方土生土长40多年,在长庆市场干了10年,在大港油区干了8年,2014年年底突然被调到海南市场带队。
刚到海南,这群北方汉子不适应潮湿闷热的气候,加上作业强度大、出汗多,全都患了湿疹。刘卫庆给每个现场配备了藿香正气水、湿疹软膏和帆布凉席。长期驻守海南,他们还要一年领略几次台风的肆虐。有人问他苦不苦?“井场如家,井在哪儿,弟兄们在哪儿,他们的心就在哪儿!”刘卫庆的话代表着全体井下技服职工的心声。
“一带一路”海外逐梦
“一带一路”,海外逐梦,一路涉险,但不变的是担当坚守的初心。“海外市场对井下技服意味着未来。”这早已成为井下技服人的共识。
公司原高级主管、物资装备科原主任郑瑞松,跟随第一批井下技服队伍远赴苏丹。郑瑞松说:“大家当时压力大,以为非洲穷的没吃的,也买不到,带了半集装箱方便面和干菜。从卸船港口送到现场,竟然1000多公里。结果,比预想好,中国石油租飞机每两周给现场送一次菜。”
老郑还说,那边最大威胁还是非洲马来热,是一种非常小的蚊子传播的病,小蚊子一旦叮人,人会得疟疾,严重的尿血、肾衰竭。
虽然在苏丹危险艰苦,但这段时期却培养出许多以后开拓墨西哥、阿塞拜疆、阿尔及利亚、委内瑞拉、伊拉克市场的人才来,不少人后来成为了各个领域重要岗位负责人。
朱炎琛、那龙、赵增权……在一批批海外井下技服人的努力下,井下技服海外业务犹如“小舢板”般,在海外的“大海”中缓缓扬起风帆,逐渐成长为支撑渤海钻探的护卫舰,冲滩入海,劈波斩浪,从“一无所有”到二次创业,近两年产值连续超过4亿元。(本报记者 高竹君 通讯员 王建国 张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