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时50分,滦河沿村村民刘中侠安顿好家中的婆婆,步行20来分钟,就来到自己的岗位——首钢旗下首矿投信通首承矿业公司化验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每隔两小时,就有矿粉、氧化球团样本送来,而刘中侠的工作就是化验品位和微量元素以确定其是否达标。
滦河沿村村民刘中侠在首钢信通首承矿业公司化验室工作。记者 邓伟摄
46岁的刘中侠过去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家里种四五亩水稻、玉米,一年收成3000多元。而如今,她在误差不超过0.0001克的天平上称矿粉,拿起试管做试验,成了确保原料进门关和产品出口关的“把关人”。
钒钛磁铁矿是滦平县一大特色大宗优势矿产。2005年,首钢带着国内先进的氧化球团生产技术和管理,与河北远通集团、承钢合作,将工厂落户滦平。
“一方面是要就近矿山布局,另一方面是因为当地确实穷,希望产业发展给老百姓谋些生路。”首钢信通首承矿业公司总经理陈庆恒还记得,刚建厂那会儿,滦平县城只有“一条半街”,路灯也没有,晚上出去吃饭都找不着地儿,从县城来厂区,这一路上几乎见不着汽车。
“尽可能招当地人员入厂。”陈庆恒说,工厂的员工除少量是首钢管理人员外,绝大部分是从当地招来的,更形象地说,就是放下锄头进入车间。
把零基础、从来没见过设备的农民变工人,要花大力气培训。“你现在再看看,咱们大部分人技术没得说,有些甚至能到外地给人当师傅。”陈庆恒自豪地说,大伙儿收入的增长十分明显,工人每月收入能达到四五千元,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高收入。目前厂区457人,405人是当地附近村民,其中15个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已实现脱贫。
过去,村民来厂里上班,最多也就骑自行车,如今很多员工买了汽车,还到滦平、承德买房,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这就包括刘中侠家。2007年丈夫病逝,公公婆婆年事高,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上学,她家那几年几乎撑不下去了。多亏有首钢扶贫项目,她在2010年从田间地头来到化验室,通过培训学习,逐渐掌握一技之长。现在月收入比过去一年挣的钱还多,厂里还为她缴五险一金。“大儿子考上大学,二儿子正准备中考。”现在的刘中侠,对生活充满着希望。
相关产业也在发展,据初步统计,与生产经营有直接关系的原燃料进厂、出厂运输及其他服务行业,至少带动300人以上的就业。企业这些年还积极开展公益捐赠、扶贫采购,为村小学、镇中心校捐款,改善地方基础设施,为当地捐款修桥修路。
截至去年底,企业累计固定投资达10.26亿元,完成产值368.0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7.64亿元,累计纳税18.01亿元。滦平县委书记赵振清表示,首钢信通首承矿业公司多年来一直保持滦平第一纳税大户的称号,带动400多户、1000多人口脱贫,为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突出贡献,“近年来200多家‘首’字头、‘京’字头等入驻滦平,为滦平的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记者 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