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坦厂中学:中国教育的哀愁照不亮万名学子的“盲途”
//www.auribault.com2014-07-11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分享到: | 更多 |
盲途
被神化了的毛中古树下,祭拜的家长络绎不绝,燃放的鞭炮纸屑厚厚铺满一地。
一位毛中学生空手走来 , 身后是挑着沉重行李的母亲 。
深夜,上万盏被许下同一个心愿的孔明灯缓缓升空,照亮群山环绕的皖西小镇毛坦厂。
几个小时之后,当清晨的阳光照亮山坳,在鞭炮骤然齐鸣中,商户自发送考成为最厚重的仪式。
这一刻,极具戏剧性的场面达到高潮。在小镇中学的那棵古树下,成百上千的家长举起高香,虔诚膜拜,祈祷自己的孩子实现人生的逆袭。
这就是传说中充满神秘色彩的毛坦厂中学。年复一年,上万名应届考生和几乎同样多的陪读家长,心甘情愿地跳入这座压抑一切欲望的“亚洲最大高考工厂”。
大别山深处,皖西小镇。四面环山,山坳是一处平坦之地。
镇子不大,历史却悠久。早在元代,这里因青草丰美,水源充足,遂以“茅滩场”之名建起皇家马场,同时成为小镇的称谓。
历史绵延,“茅滩场”渐渐变成了“毛坦厂”。虽因谐音造成诸多购买毛毯的误会,小镇上最有名的工厂却从不生产毛毯,因为它只生产一种产品——高考考生。当年被视为养马的自然之地,如今被看做是隔绝欲望、专心备考的最佳环境。
这个初夏,《舌尖上的中国》播出第二季,一对母女的故事,让难以计数的电视观众第一次知道了毛坦厂中学,也被90个高考班近万名考生的艰苦跋涉深深震撼。
每天中午,都有几千学生在学校门口用餐,送饭的是他们的陪读父母。白嫩的豆腐和丰腴的五花肉,浓油赤酱,鲜香可口,这是母亲为女儿高考前准备的最后一餐。
当电视屏幕出现这样一幕时——送考前夜,上万盏孔明灯从教学楼围成的天井里缓缓升空——毛坦厂中学已经被牢牢打上“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烙印,骤然站进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争论的舆论沸油之中。
编辑:郑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