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他的门总是朝咱老百姓敞开着”
李双星说哪个新品种有市场,大伙儿二话不说就跟着种;李双星建议大家改变种植模式,下一季棚里一准变了样。
他为大伙谋福利,大家也当他自家人。哪家的瓜熟了,总要把最好的留给李双星尝一尝;谁家有了难事,第一个要找的也是李双星。因为群众知道,这个“李扶贫”是一门心思地为了大家伙好。
当李双星第四次被刘爱月往家里拉时,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眼睛里流露出的真诚让李双星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因为家里穷,刘爱月十几岁的时候就到东北打工。2006年,得知村里要发展大棚,刘爱月就想回家种大棚。在李双星的帮助下,他到银行贷了几千元,建起一个占地7亩的大棚,当年就收入5万元。种了两年的棚菜,刘爱月还清了借款,手中有了自己的第一笔积蓄。在李双星的指导下,2009年他又筹集资金新建了两个西瓜育苗棚,到年底一算账,全年共计收入18.5万元。住上了楼房,买了车,刘爱月第一个要感谢的人就是李双星。他想请李双星到家吃顿饭,可几次都被拒绝了。这次他是铁了心,一定要把李主任请到家里去。李双星低头思索了一下,“老刘,你不是想请我吃饭吗,咱别去家里了,去镇上吃顿好的咋样?”在镇上吃饭的时候,趁刘爱月没注意,李双星悄悄提前付了账。
说起李双星的“好人缘”,扶贫办的同事们深有感触,只要下乡时一说是扶贫办的,老百姓的态度就很热情,通常都还会顺带问一句:“李主任来没来?”
2007年,瓜农地里首次轮茬间作的豆角成熟了,可因为受销售渠道限制,只卖到0.6元一斤。李双星不服气,他相信这么好的产品肯定会有销路。他联系到电视台栏目组,请他们帮忙推销,第二天中午信息刚一播出,就引来了外地大批客商争相抢购,当天的豆角收购价每斤上涨了0.4元,每亩增收1100元。
2010年春天的一个夜晚,前半夜一场大风刮坏了许家铺村十几个大棚。天刚蒙蒙亮,李双星已经赶到了现场,安慰农户、检查损失、协调新的棚膜……整整一上午,李双星没顾上喝一口水。从那以后李双星落下个毛病:只要晚上一变天起风就睡不着觉。他的电话也永远是开机,唯恐农户有事找不到。
老百姓种植遇到技术难题了,还是来找李双星。李双星二话不说,查资料、请专家,直到解决问题为止。他一再叮嘱扶贫办的同志,永远不能对问上门来的老百姓说“不清楚、不知道”,“属于咱扶贫办管的,要想办法第一时间帮助解决;不属于咱管的,你也要说出一二三来,给老百姓指条明路。”
李双星为什么能“暖热”这么多人的心?漫河乡村民陈亮说:“他的门总是朝咱老百姓敞开着,多会儿去寻他,他都不烦,和他打交道感觉舒服。” (本报记者 马 路 本报通讯员 郝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