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尹韵公的人生轨迹有很多“意想不到”,但他却在每一次“意想不到”的转变中不断谱写人生的华章,创造一连串的惊奇。
1978年,从小怀揣记者梦的尹韵公告别“穷得一塌糊涂”的四川凉山,以四川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人大求学10年,他成为人大第一个由选举产生的研究生会主席,撰写了轰动学界的博士论文,还找到了相濡以沫的妻子。“别人说我这是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三手齐抓共赢。”尹韵公笑着说。
博士毕业后,立志做记者的尹韵公却意外“下海”。他笑称自己“下的不是商海,而是中南海。”天资聪慧的尹韵公在“海中”如鱼得水,撰写多篇报告为国家争得了荣誉。1995年,不到39岁的尹韵公已然是国务院最年轻的副局级干部之一,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命运此时又跟他开了个“玩笑”,1997年,尹韵公被中国社科院新闻所原所长喻权域“连蒙带骗”地调入社科院。既然工作需要,尹韵公选择了“既来之,则静心修之”。
中南海9年的工作经历,培养了他的大局意识、国家意识和奉献精神。“搞研究必须从大局出发,从国家利益出发,一定要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尹韵公提高了语调,严肃地强调。在社科院工作期间,尹韵公的学术研究又迎来了“黄金期”。“和其他一切相比,学术研究的生命是更长久的。人总会有得有失,就看如何取舍了。”
无论是大三时期在30多万字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大胆否定赤壁大战论的观点,提出震惊史学界的“赤壁小战论”,还是撰写轰动学界的博士论文,实现了中国新闻史研究的重大突破,抑或是重新评价范长江西北采访,还历史以真相,尹韵公一贯秉承“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风格。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感情用事、粉饰太平”。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尹韵公坦言:“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契合旨趣,有些也是应景之作,但这也是工作职责需要,是工作的一部分。”
在求学治史的道路上,尹韵公常怀感恩之心。恩师方汉奇和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王仲荦奖掖后学不遗余力的品格对他影响至深。推己及人,尹韵公发掘了一大批青年学者,竭尽全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他强调:“我不怕我的学生挑战我,希望他们能超过我。”(光明网记者 蒋正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