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苏小蒙在书房
编者按
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必是一个知识和文化高度浸润的国家,本着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之国、文化强国的宗旨,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办的全国首届“书香之家”评选幕布揭开,996个“书香之家”款款走进全国亿万人民的“阅读”视野,这其中就有来自中原沃土、文化河南的42个书香家庭。
在这42个“书香之家”中,有号称“工人作家”的退休工人王明信,有读书只嫌时间少的“书痴”赵亚山,有身残志坚靠做油漆工挣钱“攒书”近两万册的赵苑舒,有用下岗生活补助费创办“明心书屋”免费向乡邻开放的李允明,还有寇北锁、冯成奇……
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也许只是书香河南的普通代表,但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却是一盏盏用知识和美德点亮自己、点亮别人的希望之灯。在历史的长河中,正是以他们为底蕴的普通读书人的寻常生活,构成了滋养中华五千年文明大树的浓密根系。
从本期起,本版将选取部分“书香之家”,展示弥漫在他们家庭不同的读书氛围,以促进全民阅读之风气。
郑州国棉三厂的退休工人苏小蒙(本名王明信),论学历,只有初中毕业;论职业,当了30多年普通工人;论个人成就,爱读书,爱写作,创作并发表了1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不仅影响并带动妻子、女儿养成爱读书爱学习的习惯,而且带动了一大批青年职工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稀里糊涂当工人
苏小蒙1946年生于新郑,自幼喜欢读书。小学五六年级时,他就对当时流行的《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文学作品看了个遍。进入初中后,对文学的偏爱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几乎把学校图书馆里的国内外名著全都“扫射”了。
有一天上晚自习,苏小蒙发现一位同学书包里有一本长篇小说《黄水传》,是一个农民作家写的,说的是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不顾百姓死活炸开黄河花园口,造成两岸千万农民流离失所的故事。这位同学禁不住苏小蒙的一再要求,答应借给他翻翻,但第二天早上必须归还。苏小蒙一拿到书便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晚自习后他在路灯下一直看到天亮。
由于偏科,苏小蒙初中毕业的成绩并不好,加上兄妹多家庭负担重等原因,刚满18岁的他就进郑州国棉三厂当上了一名挡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