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南非“2014姆基瓦人道主义奖”获得者吉狄马加:诗人有责任推动社会发展(图)
//www.auribault.com2014-10-13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吉狄马加近照 资料图片

吉狄马加的彝族学生吉克曲布(右)在颁奖典礼上代吉狄马加领奖。 钟宣供图

  当地时间10月10日,在南非的东开普敦,中国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荣获“2014姆基瓦人道主义奖”。得知吉狄马加获奖的消息后,本报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了吉狄马加。

  记者:请您谈谈这个奖对传递中国文化正能量有着怎样的意义?

  吉狄马加:我之所以能获得这一奖项,是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当今国际社会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的一个体现。这一奖项是属于正在生机勃勃、不断发展的中国的。中国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还在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今天的中国应该给人类更多的文化贡献。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升我们对外的文化影响力,使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文化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一次“姆基瓦人道主义奖”花落中国,说明了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在国际上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这对我们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认可中国文化,会起到积极作用。

  记者:当今世界上各种政治的、文化的、权力的、生态的问题在考量着当代世界的作家和诗人,人们是否对当代世界的作家和诗人有着更高的期许和要求?

  吉狄马加:对于作家、个体的人来说,不仅要面对自己的内心,更重要的是要面对这个世界、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作家和诗人不仅要坚守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还应该具有人类的意识。这种意识要求我们关注人类当下的生存状态和命运。作家和诗人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写作。我始终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名优秀的作家和诗人不仅要书面写作,还应该把他的政治主张、文学主张,变成一种行动。

  作家和诗人在任何时代都是民族的代言人,同样也是他所属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言人。今天,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作家和诗人应该站在这个时代政治的、文化的最前沿,随时发出正义的声音,成为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记者:在全球化背景下,作家、诗人如何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以世界性眼光来观照、发掘民族文化精神?

  吉狄马加: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对文化价值的肯定都是对人类所有生存历史的肯定。生存在地球上的每一个民族就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文化符号的消失,是全人类的悲哀和不幸。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才可能去尊重与自己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价值体系,才可能在世界里,使具有不同文化信仰和价值体系的人们和谐相处。

  人类只有不断加强与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才有可能获得较大的生存空间和文化空间。我从来就不认为世界上存在所谓纯而又纯的文化,因为所有文化都是在交流中存在并发展着的。当然必须承认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有着与别的民族文化不同的特质。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只有通过对话、交流、沟通,不同的文明才能在地球上不断延续。我们不同的民族文化,才有可能保持更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记者:请您谈谈世界主义和文化思维、文化价值的一体化有何异同?怎样避免趋同的或者说同质化的书写?

  吉狄马加:任何一名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作家和诗人,首先是属于他的祖国和民族的。但作为一名作家和诗人,他还必须用世界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来滋养自己。从某种意义而言,作家和诗人,特别是一名优秀的作家或诗人,还必须是人类文明的儿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狭隘的民族意识。

  我的阅读和传承经验告诉我,我们只能用全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来武装自己,才可能真正做到既立足本土又面向世界,我们写作的作品,才能被这个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喜爱。

  就我个人而言,除了受到中国传统文学和无数优秀作家的影响外,同时还受到西方文学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等伟大作家作品的熏陶。

  记者:这次“2014姆基瓦人道主义奖”以“人民文化的捍卫者”的名义授予您奖项,请您谈谈这一奖项所器重的“人民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吉狄马加:姆基瓦人道主义奖一直倡导建设一种“人民文化”。我想,这一文化理念的目的就是捍卫人享有文化的权利,同时号召更多的作家加入“人民文化”的建设当中,这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3亿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人民文化,这一文化从它产生之日起,就被所有的人民所共享。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和文明发展。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城市、社区、乡村、牧区等等,一切有人生活的地方,就已经把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一项最基本的任务去加以完成。我特别高兴的是,作为在中国地方从事文化宣传和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位负责人,能参与到今天的“人民文化”的建设中,我感到欣慰。

  当下,我们的人民享受了文化权利,也享受到了文化成果。我们在建设“人民文化”的同时,创立了一系列国际文化品牌,包括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世界山地纪录片节、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会、三江源国际摄影节等等。这些品牌赛事,是青海,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平台和途径。这些也是“人民文化”的范畴,提升了我们“人民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精神。

  我相信,中国正在迎来民族复兴的伟大时刻,各族人民共筑中国梦。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必将会提升广大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本报记者 刘 鹏)(本报通讯员祁万强参与本文整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