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9月27日中午,张贤亮因癌症晚期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8岁。自19岁来到宁夏,张贤亮的命运便与这片黄土地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他说:“现在书写不一定要在纸笔上,我就在大地上直接书写。”
张贤亮,在天堂那边玩儿好
6年前,我初次到宁夏。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只为着拜见一位陌生而又熟悉的知名作家。他的名字和一座影城、一座城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说影城因他而存在,或者城市因他而夺目,并不过分。
他就是张贤亮。19岁因诗歌《大风歌》被打成右派,43岁因《绿化树》等作品闻名遐迩。他的一生有着众多职务:宁夏作协主席、文联主席……连任25年的政协委员。但他最爱的是“作家”的称谓。
在以《绿化树》女主人公马樱花命名的茶楼,我见到了张贤亮。因为劳累,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表述清晰、敏锐,出口成章。在他的书房,挂着他一帧照片,年轻美丽的母亲抱着周岁的张贤亮。他自豪地说:“只有这样的母亲才能生出我这样的儿子!”
张贤亮常常有惊人之语,多年前谈到自己的作品,他就曾经自信地表示:“我提出来的理念都是有前瞻性的,我和中国大多数文人的思路不一样。”
如今,那自信而略有些得意的声音恍若响在耳边,却是斯人已逝。
他将成为这片土地永久的书写者。
一
他的书写并不枯燥,而是有趣味的书写,是有魄力的书写。
宁夏的影视城中,马樱花茶楼就是张贤亮自己设计的,花纹是他趴在地上去画的,竹子是他亲自安排移栽的,小到“马樱花”几个字是镂空还是悬空,大到整体布局都是他一手操办。整洁幽雅的茶楼从设计到落成只用了短短4个月的时间。我由衷地赞叹其环境优美,赏心悦目,他仰头哈哈一笑:“玩嘛!”
他的确是个很“贪玩”、很“会玩”,也“玩”出了名堂的人。
当了25年的政协委员,张贤亮有25年的参政议政经验;作为作家,他还亲自操办企业,因而比一般文人在身份上更多元化,思路也和别人不一样。张贤亮说,收录书中的诸如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得与失、民营企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等论述都很精辟。
让张贤亮感到自豪的是,将来谈到中国文学史,谈到上世纪80年代这一章,他是不能回避的人物。“有幸我的经历和中华民族的经历同步,民族遇到灾害我也遇到灾害,民族开始复苏,我也开始复苏,民族开始崛起我也开始崛起,民族兴旺发达我也开始兴旺发达……”张贤亮这样解释自己广泛受到媒体注意的一个原因,“我不是一个传奇,我传奇的是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同步。”
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作家,张贤亮提倡首先应该是一个社会主义改革者。只有作家自身具有变革现象的参与意识,作品才有力量。张贤亮曾把自己的创作分两方面,一是文字创作,一是立体创作。“创作也是玩,文学也是玩。文学是我一生的副产品。我在创造性地追求快乐。我现在还在写作,但要突破过去的作品有很大难度,这是个既艰难又有乐趣且具有挑战性的玩意儿。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回首往事,不胜感慨,总想给后人留下一点人生经验和‘亲历’的历史。中国人是一个健忘的民族,或说是患有选择性记忆毛病的民族,而历史最珍贵的部分恰恰是那惨痛的、人们不愿意回忆的部分。历史和物质一样,越是沉重的部分质量越高,密度越大。我认为在文学中再现那个部分是我的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