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余隆:时光中的旋律(组图)
//www.auribault.com2014-11-28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纽约爱乐乐团办公室墙上世界音乐大师的照片资料图片

谌强摄

  在世界著名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的办公室墙上,挂满了许多音乐艺术家的照片——莫里斯·拉威尔、理查·施特劳斯、夏尔·明希、尤金·奥曼迪、乔治·索尔蒂、詹姆斯·莱文、瓦莱里·捷吉耶夫、里卡多·夏伊、古斯塔夫·杜达梅尔……这些从浪漫派、印象派到当代的音乐艺术家们,每一个,都是爱乐者可以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并时时为其动人旋律而心神摇曳的音乐大师。

  而在众多金发碧眼的大师中,手持指挥棒、正沉浸在动人乐曲里的中国指挥家余隆,不由得让走进乐团办公室的客人,对墙上这位与众多大师并肩而立的东方人,多了些关注,甚至敬意。身在其中,余隆的感受朴素而真挚,一如他坦诚的心声:“他们中很多都是我十分敬佩的大师,能与他们一起出现在那里,是我此生最大的荣幸!”

  其实,这不仅仅是余隆一个人的骄傲。

  长 征

  熟悉墙上那些艺术家的爱乐者都知道,这些音乐大师是世界音乐夜空里银光闪耀的群星,从阿尔卑斯山到落基山脉、从贝加尔湖边到亚马孙河畔,他们更是不同国度与民族的歌者和骄傲,当他们站上世界最高音乐舞台时,依然能从那些倾倒无数爱乐者的旋律中,听到自己从小就听到的母亲唱过的歌。

  对余隆来说,那支歌,最早是从外祖父那儿听到的。

  2014年夏天的一个夜晚,还有几天即将上演本年度音乐季闭幕音乐会的中国爱乐乐团,与它的艺术总监余隆和它的乐迷一起,提前迎来了音乐季落幕时才有的欢乐、兴奋、满足而又依依不舍的高潮——余隆和郎朗、谭盾、文格洛夫、王健、陈其钢、艾莉森·巴尔松等世界著名音乐家,与中国爱乐乐团携手演出“余隆和他的朋友们”音乐会。

  那一夜,北京大雨如注,观众们沉浸在保利剧院浪潮般起伏翻卷的动人旋律和忘情的掌声欢笑中,舞台上,那柔和的灯光如朝霞般灿烂。

  即使是熟悉并喜爱余隆的乐迷,甚至他的朋友,或者余隆自己,也很难说清这是他执棒的第几场音乐会了。

  50年前,余隆诞生在上海的一个音乐世家,冥冥中,已注定了他这一生与音乐的不解之缘。他的外祖父、著名作曲家丁善德曾悉心指导两位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才俊何占豪、陈钢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而他在自己的书房里,则是余隆的人生和音乐的启蒙老师。

  五十个春秋之后,余隆已是世界音乐舞台上成就斐然的中国音乐家,回望自己的人生和音乐道路,他的文字充满了怀念和感恩——

  “每次到外祖父和外祖母墓前,眼前浮现出他们的音容笑貌,心里充满对他们的深深感激。他们成就了我的一切。我对音乐的了解、感悟和热爱,更多地来自外祖父,我永远怀念在外祖父身边度过的那些美好、幸福的时光。我心目中的外祖父,是一位最慈祥的长者和耐心的、伟大的老师。”

  28岁时,余隆指挥德国汉堡交响乐团,登上国际音乐舞台,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那时,他刚刚踏上重返祖国的音乐之路,出任中央歌剧院常任指挥,创办了首届北京新年音乐会并连续三年担任指挥,开我国演出新年音乐会之先河。

  翌年,余隆在海外录制了外祖父的交响曲《长征》,向自己心目中最伟大的老师致敬。对他来说,这一切,宛若他音乐长征的序曲。

  创建并指挥一年一度的北京新年音乐会,对余隆而言,只是他初出茅庐时的第一次远足,其卓越的指挥和艺术管理才能初露锋芒,他带领着无数中国乐迷登上了一个他们从未看见过的高地,大家已开始期待着跟随他攀上更高的山峰,去聆听更多动人的大地之歌。

  许多音乐迷正是从北京新年音乐会这一别开生面的音乐演出方式开始认识余隆的。一位资深的音乐评论家二十多年后还清晰地记得,当时他与几位同行相邀去听新年音乐会时,了解余隆的强烈愿望甚至超过了对啼声初试的新年音乐会的期待,大家兴奋地谈论着这位从未谋面,甚至连名字也是第一次听说的青年指挥家——他叫余隆,他才二十八岁,他指挥过汉堡交响乐团,他刚从德国归来……

  北京新年音乐会开我国音乐舞台演出先河的喜悦,并未冲淡余隆对歌剧指挥的痴迷,新年音乐会的婉转旋律还余音袅袅,他却已翻开了连续五年为香港市政局指挥歌剧演出的人生乐章的新一页。

  归国第六年,余隆迎来了他生命中的第三十四个秋天,丁善德老人当年播撒在他心田中的音乐种子,在这个金色的季节结出了甜蜜的果实——余隆发起并创办的北京国际音乐节。

  兴奋地走进音乐厅的乐迷并不知道,这令人心神摇曳的音乐节,在那年春天还只是一个深藏在余隆心中的梦想。而此刻,聆听着那些曾经只在唱片上听过的国际著名乐团奏响的旋律,喜出望外的乐迷感觉仿佛是在做梦。

  从北京国际音乐节初创至今一直担任艺术总监的余隆,将他卓越的指挥和艺术管理才能运用得炉火纯青。在他的带领下,北京国际音乐节成为北京递给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十多年来,柏林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威尼斯凤凰歌剧院、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等世界著名乐团和歌剧院,相继登上金秋时节的北京舞台。

  余隆在北京国际音乐节台前幕后运筹帷幄的身影,是镌刻在中国和世界音乐史册上的一个又一个难忘的记忆瞬间——

  他专程飞赴纽约,热情邀请年近八旬的世界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重访北京,与二十年前合作过的82岁的指挥大师李德伦共同成就了跨越二十载的世纪绝唱;

  他指挥千名中外音乐家演出马勒的《第八(千人)交响曲》,完成了这部巨作历史性的中国首演;

  他邀请德国纽伦堡歌剧院登上北京国际音乐节舞台,连续四个晚上演出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剧全剧,完成该剧问世一百多年后在中国的历史性首演;

  他邀请青年钢琴家郎朗在第十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奏十部钢琴协奏曲,而那一刻,纽约时报广场上的八个巨型屏幕正同时播放北京国际音乐节的精彩瞬间,许多行人驻足观看。

  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余隆曾绝无仅有地身着便装指挥国外乐团正式演出。

  当时,日本指挥家大贺典雄指挥东京爱乐乐团在保利剧院演出,突然昏倒在指挥台上。正在剧场外的余隆一边奔向舞台,一边将手表、手机交给助手,待匆匆将大贺典雄送往医院,他便拿起指挥棒,对从未指挥过的这支乐团和台下的观众说:“乐曲在哪里中断,就从哪里开始!”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