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学工笔,后来为了考大学又学西方画,拜师后再学山水……多年的绘画人生,李金河最终归于中国画的写意之中。他说:“山水有精神,中国画意境悠远,值得一辈子去追求。”
■人物档案
李金河
北京人。自幼习画,12岁拜师于工笔画家高宗水先生学习传统工笔花鸟,也曾得到著名画家俞致贞先生和时君贞先生的指点,上世纪八十年代与萧墅先生相识,后拜萧墅先生为师。擅长中国写意山水画、工笔花鸟画、工笔重彩人物画。现为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理事,师白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书画家研究会会员,张家界诗书画院画师。瀚海书画院副院长。
因鼓励爱上绘画
最初喜欢上绘画,是因为一件和绘画关系不太大的事情。李金河说:“大概上幼儿园的时候吧,有一回手工课,我用橡皮泥捏了一个小狗,老师很赞赏,还拿给别的小朋友看。小孩子很容易被鼓励,我也因此爱上了艺术,后来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绘画,没事儿就自己琢磨着画点儿东西。”
上学以后,父母为李金河介绍了一位工艺美院毕业的大学生,教他画画,这也是他绘画最初的启蒙老师。李金河说:“第一次见到老师的时候,他们在一个小屋子里画宣传画,但墙上贴了一副工笔的花鸟,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画的牡丹,还有一只蝴蝶在飞舞,栩栩如生,当时我就看呆了,以前没接触过工笔画,从来没想过,可以画得这么好。”
学画画就要写生,李金河家当时就在天坛边上,他每天夹个画板、带个小马扎,再带上两个窝头充作午饭,去天坛公园里写生,有时候一画就是一天,他说:“刚开始的时候腼腆,怕人笑话,不敢怎么画,其实那些路过的人都很好,还有不少人站在边上看,说这小孩画得真好,我就受到鼓舞了,也敢画了,有时候画得入迷,就会忘了吃午饭,等反应过来,已经下午四五点了。”
一边种花一边画花
恢复高考后,李金河打算报考工艺美院,但老师告诉他,考试不能画工笔,要学素描、色彩等,于是李金河又报了学习班学习,最终却并没有成功考上他梦想中的大学。他说:“当时学了一段时间,虽然是西方画,但毕竟我从小学画,有些底子,学起来也快。最终专业课我超出录取线20分,但文化课成绩不够,当时没有意识到文化课那么重要,就没下什么工夫。”
考试失利后,李金河没打算再考,而是参加了工作,在中山公园里当了一位园丁,负责种兰花。他说:“我有绘画的底子,但人家不可能一进去就让你干这个,单位有美工,但那是一个待遇优厚且非常清闲的工作,还有自己的一个小院,不可能一进去就让我干这个。但种兰花也很好,画花鸟,梅兰竹菊这些是最常画的,种兰花还能熟悉兰花的特性。”
种了两年兰花,两年中李金河一边种花一边画花。他说:“不止画兰花,别的也都画,公园里有很多种类的花,下班后我就带着画夹到处写生。有时候画得入迷天黑了也不知觉,因为天是慢慢黑的,画画时老盯着一处看,并不觉得特别暗,还能看得清,但旁人看来,就好像在黑地里画画”。因为写生,单位的人也都知道李金河爱画画,两年后,原先的美工调离,李金河顺理成章地成了新的美工,“当你真的认真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能够打动别人的。”
追求国画的意境
上世纪80年代,单位派李金河到工艺美术学校进修,在那里,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萧墅。他说:“其实我认识萧墅老师很早,在进修之前就认识,进修时发现他是我的老师,特别高兴。萧墅老师洒脱、风趣,讲课无拘无束,学生们都很喜欢他。有一回他带我们写生,恰好就在中山公园,他在那里画了一幅画,正是我收藏的,现在还保留着。”
两年后,进修结束,但李金河觉得想学的东西太多。他说:“其实那时候就想拜萧墅老师为师,但一直没敢开口,只是跟着老师学习,几乎天天到老师家里。”直到很多年以后,李金河才鼓起勇气,请求萧墅收他为弟子,“当时确实是怀着忐忑之心,但没想到老师一口就答应了”。
学画多年,李金河画过工笔、山水,也画过西方画。他说:“做美工的时候,画宣传画,很多时候就是用西方画技法。不过现在,我觉得还是应该好好把老师的艺术风格体会一下,攻一攻山水,中国画意境悠远,内涵丰富,值得一辈子去追求。”(北京晨报记者 周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