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小传
苏叔阳(1938—2019),当代著名剧作家、作家、文学家、诗人,笔名舒扬,河北保定人,1953年开始文艺创作,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毕业,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北京师范学院(今河北师范大学)、北京中医学院(今北京中医药大学)等。1978年调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国家一级编剧),1979年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等。他的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文华奖、金鸡奖、人民文学奖、乌金奖等,2010年7月获得联合国艺术贡献特别奖。他创作的话剧《丹心谱》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左邻右舍》获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奖,个人获“中国百年优秀电影艺术家”和“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等文,以及维吾尔、哈萨克、蒙古、西藏、朝鲜等国内少数民族文本。其中,《中国读本》以15种文字形式出版,在世界发行1200多万册,近作《西藏读本》也被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
他是持续并跨界的写作者,他是严肃且深邃的思考者,他是低调而谦逊的讲述者。他的著述不算高产却获奖无数,他的剧作公演时一度万人空巷,他的散文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解说词出自他手,他创下发行1200多万册的成绩并有15种文字译本,我们甚至会在徐克导演的经典武侠电影《新龙门客栈》的编剧中,看到他的名字。但是,很多人仍然有些不熟悉他——苏叔阳。
早年历练
写作,让苏叔阳收获了许多赞誉,他家的书橱里错落摆放着各种奖章,有联合国颁发的艺术贡献特别奖,中国的华表奖、文华奖、金鸡奖等。他曾说,荣誉并不是他写作的动力,本心才是。
不久前得知苏先生重病,笔者拜访了他的夫人左元平。左老师回忆,苏叔阳曾总结自己,没出卖过朋友,没欺负过人,没走过后门,说的都是真心话。
苏叔阳1938年生于河北保定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父是爱国进步商人,有文化,有正义感,曾任河北省工商联合会副主席,是河北省民主建国会领导人之一。父亲毕业于辅仁大学,后成为中国西北石油管理总局总工程师,第一支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副队长,并参与创建北京石油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母亲接受过学校教育,有着很强的独立自主精神。正是在这样的家庭中,苏叔阳自幼接受长辈的传统教育,修习书法,阅读古典文学。
但1953年祖父去世后,家庭一度败落,是母亲一手支撑着整个家庭,为人洗衣服、缝扣眼、絮棉帽、梳猪毛,含辛茹苦。左元平回忆,幼时的经历对苏叔阳影响很大,但无论如何,母亲始终言传身教,给了苏叔阳兄弟姐妹许多正面的教导,除了穿着整洁,更要挺直脊梁,坚守内在的尊严。
生活的苦难并没有磨灭苏叔阳心中的天真与浪漫。他形容自己这一代人对俄罗斯文学爱得发狂,读普希金、莱蒙托夫长大,青年时代向往白桦林、大草原、青春似火的少女、静静的顿河,憧憬着为了理想奋斗一生,“骨子里有一种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苏叔阳病重期间,每天往来医院让82岁的左元平很疲惫,对苏叔阳的照顾有些不及时,苏叔阳就问左元平:“难道你不爱我了吗?”
和大多数文学青年一样,苏叔阳的文学初恋是诗歌,他曾经回忆中学时期的少作——
一块陨石,
在地下暗泣,
悲伤它失去的青春和活力,
带着响彻天穹的呼啸,
火红的它划过天际。
而今只有冷漠的呼唤,
得不到一丝回音。
以及——
我愿意驾一叶扁舟,
到浮沉的天海遨游,
或者携根枯藤的手杖,
步行到那宇宙的尽头。
苏叔阳心仪的另一种文类是戏剧,这一综合性文类恰能较好地平衡叙事与抒情,消化了相当一批时代青年的创作冲动。大学毕业前后,苏叔阳已写了数个剧本,并排演过其中一个。
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苏叔阳未能躲过历史风潮,创作之路暂时中断。
直到1972年,苏叔阳才重拾创作之笔,写儿童歌曲歌词,写诗,写剧本。1974年,因剧本《战马驰骋》,他被北京电影制片厂看中,借调至北影厂,并到各地体验生活。在此过程中,其成名作《丹心谱》也开始慢慢酝酿。
早年的教学和创作经历,为苏叔阳后来的写作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佳作不断
1978年,苏叔阳发表了话剧剧本《丹心谱》,剧本上演之后一炮而红,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这是他的成名之作。此剧的发表被誉为“新时期文学的发轫点”,“第一批突破禁区的剧作之一”。
以如今的眼光来看,《丹心谱》当然是新时期之初文坛主旋律的体现,与同时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电影《李四光》一样,它一方面否定“文革”、揭批“四人帮”,一方面应和着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重塑知识分子的正面形象和社会地位,同时表达着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
虽然,《丹心谱》剧本的叙述模式只能是两个阵营、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作者的个人风格在这样的时代共名的主题、题材和模式之下难以彰显,但剧本的演出依然大获成功,在当时的剧场与社会环境中,台上台下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具有着时代的特殊性,尤其是剧情在周总理逝世的噩耗中结束,更是极尽煽情之能事,据说甚至当时有观众哭至昏厥。这样的剧场效果仅仅通过阅读剧本显然是无法感受到的。
有意思的是,《丹心谱》的最初构思还有一桩不太为人所知的“内情”。早在十年前采访苏叔阳时,他就对笔者回忆说,原本设计以屠呦呦团队发现的青蒿素作为剧情矛盾的载体,只是后来考虑到为了更能在政治上揭批“四人帮”,才改成治疗心血管病的03药物,因为心血管病被“四人帮”阵营指斥为“城市老爷病”,不准花力气研究,而周总理则大力支持对此病的研究。
那时,没人知道屠呦呦后来会获得诺贝尔奖,而苏叔阳的客观陈述,笔者相信这是他的本心。此文后来发表在2010年第1期《延安文学》“汉语人物”栏目之上。
有了《丹心谱》的成功,苏叔阳正式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在此之后,他便一发而不可收,不断有佳作问世,而且不局限在一个领域。
话剧方面,苏叔阳陆续发表了《金水桥畔》(1979)、《左邻右舍》(1980)、《家庭大事》(1982)、《灵魂的审判》(1984)、《太平湖》(1986)、《萨尔茨堡的雨伞》(1988)、《飞蛾》(1993)、《月光》(2000)等。《左邻右舍》被认为是苏叔阳的风格成熟之作,获得1980年全国优秀剧本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