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欣:把中医药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使命在肩-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中国梦 践行者

曹洪欣:把中医药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使命在肩

2019-08-01 10:20:20

  走进中国中医科学院门诊部,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曹洪欣的诊室并不难找,只要看看哪个诊室门口小桌上的病历本最密密麻麻,这个诊室,准没错。

  八点门诊部开始上班,七点不到,曹洪欣就端坐在了诊桌前。患者们清楚,曹洪欣这等辈份和角色的大医是没有时间出普通门诊的。他的号甚至一度被“炒”到5千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曹洪欣出诊时常常早上7点就来到诊室,收诊再延长几个小时,直到看完最后一个患者。

  “别担心,这病吃中药能好。炒白术、党参、黄芪……”患者的焦虑在曹洪欣自信平静的神情中得到了缓解,四位博士生随着曹洪欣的读方,两台电脑、两人手抄方同步运转……这是曹洪欣日常出诊的一天,他一如既往的淡定坦然,总能给患者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真诚的信任,仿佛面对的是一个久未谋面的老友、一位宽广谦和的长辈。

  “继承好”:抢救古籍,保护大师,因为他深知,中医学是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领域

  百岁老人患病,被曹洪欣(右四)医好,老人提笔写下“药到病除”,赠与曹洪欣,图为老人家属给曹洪欣和他的学生们赠送老人的手书。中国中医科学院门诊部供图

  曹洪欣至今仍对那次南非之行记忆犹新。

  20年前,年轻的曹洪欣带领团队赴南非学术交流,当地天然药物研究机构的一位老专家见面第一句话就问他:“你认识屠呦呦研究员吗?她为什么能发现青蒿素,我们这里漫山遍野都是植物,也有青蒿,我们为什么发现不了?”这个问题仿佛击中了曹洪欣,他脱口而出:“因为中国中医有用青蒿治疗疟疾的传统。没有传统中医青蒿治病,就没有今天的青蒿素啊!”

  从《神农本草经》青蒿杀虫到《本草纲目》青蒿治疟功效的记载,这些传统的中医文献资料是把青蒿作为治疗疟疾的重要依据。青蒿素自问世以来,已挽救了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特别是在疟疾横行的非洲,青蒿素联合疗法已成治疟必备药物。其发明者屠呦呦研究员也一举荣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让世界对中医药刮目相看。

  中医药是宝库,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但一大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年事已高,中医防病治病能力与中药新药研发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民众健康的需求,如何尽快抢救珍贵的古医籍,激发年轻一代医生投身中医药传承和创新?

  曹洪欣下定决心向中医临床研究、古籍抢救发力,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期间,他全力推进“岐黄”“仲景”“时珍”三大工程,率先组织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研究、古医籍抢救工程、中药新药研发大平台……

  一批国医大师,要保护,要奖励!曹洪欣推动设立唐氏中药发展奖,国医大师王永炎、陈可冀、李连达、肖培根与屠呦呦都获得过这个奖项。在曹洪欣的推动下,岐黄中医药基金会传承发展奖得以设立,路志正、李经纬、马继兴、薛清录等名老中医获得该奖励,有效激发了一大批著名专家传承中医药的创新积极性。

  一批中医药古籍,要抢救,要规范!他推动抢救出版《中医孤本大全》《海外回归中医古籍善本集粹》等海内外中医珍善本著作160余种,研究规范中医名词术语10万余条,主编出版《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构建中医古籍保护、知识挖掘与利用研究模式,“中医古籍抢救、发掘与利用”获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抢救发掘古医籍精华,组织专家整理四大典籍,主编整理出版《黄帝内经》《仲景全书》《药王全书》《本草纲目》等线装四大经典著作。

  时任毛里求斯总统的阿米娜·古里布·法基姆是一位生物学家,她来中国时曾向曹洪欣感慨:“我们也有本土草药,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像中国一样浩如烟海的书籍,就靠口传心授,爷爷传儿子,儿子传孙子,传没了,就断了。中医药有不断完善发展的理论,不断和现代科学结合,令人敬佩!”

  “经过40余年的学习与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中医对生命、健康与疾病认知的系统性与整体性优势。中医起源和发展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研究人体生命过程以及维护健康、抵御疾病的科学;中医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是人文与生命科学有机结合的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领域。”在曹洪欣工工整整的笔记里,写尽了他对中医药“继承好”的深刻理解和毕生追求。

  “利用好”:面向患者所需,一张药方背后藏着艺术+科学+人文

  曹洪欣带领中医团队参加中国志愿医生行动,为患者诊疗。资料图

  2010年,一通电话连接了曹洪欣和一位龙姓患者。电话那头,患者被医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医生明确告诉她:“这种病治不好,不仅我们治不好,哪家医院也都治不好。”近乎绝望的该患者抱着最后一点希望,来到曹洪欣的诊室。

  曹洪欣第一次见到她,仔细地观察了她的面色和神情:这是一张呈现典型红斑狼疮病的面孔,其鼻翼两侧紫色和红色相间的斑点清晰可见,面色灰青没有血色……可以说,这是曹洪欣当时治疗的所有红斑狼疮病患者中病情最严重的一位,多个脏器衰竭,长时间服用激素和化疗药物,同时经血不止,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曹洪欣认真分析病情后开了第一次药方,只开了三剂中药,这是为了及时调方。患者服用到第二副药的第一服时,奇迹出现了:“我感觉半边身子开始出现一点点如洇洇细水漫过一般的感觉,身子骨开始凉爽起来,痛苦了这么多年,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体验,没有得过红斑狼疮的人是无法体会到的,永远体会不到!” 

  曹洪欣根据患者不断变化的病情、身体各个器官发生的变化,从清热凉血通络到补脾肾、清热利湿,不断地调整药方,循序渐进地调理治疗。三年间,曹洪欣无论怎样忙,都坚持给她诊病,常常是开会、学习、作报告的间隙,千方百计调整出10多分钟为她诊病。奇迹不断发生着,这位患者逐渐脱离了生命危险,臃肿消失了,斑点没有了,去做全面检查时,之前尿中大量红细胞、尿蛋白,空腹血糖高12以上,血肌酐400以上,肝功异常,还有子宫出血不止、心包积液、腹腔积液、胸腔积液等,全部恢复正常或消失!

  曹洪欣(左三)在给患者和博士生们讲授病情与诊疗方法。中国青年网记者 方瑞摄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疑难杂症、传染病方面确有独到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大发掘和研究力度。”曹洪欣说。几十年来,他坚持“廉效精”准则,看病精准、善用经典名方,疗效确切,用药精当,价格经济。他开的药方疗效极高,他解救重患于危难和绝望之中的病例难以计数,许多医案具有极高医学临床研究价值。

  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在曹洪欣看来,不仅需要遣方用药的精准“艺术”、实事求是记录检查症状改善情况的“科学”精神,更需要形神并治的“人文”关怀。

  曹洪欣常常要求学生们,医生当一身正气,积蓄正能量、养足精气神,才能给患者带来希望。他的一位博士生就深有体会:“有次诊室里来了位重患,我看了病历,下意识地皱了下眉。病人走后老师严厉地批评了我,治愈患者的体病先要治愈其心病,让他们相信病能治好,这病就好了一半。”

  曹洪欣常说,患者是最好的老师,没有患者,什么医学科研都无从谈起。患者身上能学到书本里没有的生命与疾病变化规律,因为有了患者的信任,才有医生不断实践提高的机会。他的患者,遍布国内外政要和普通百姓。对于不同层次的患者,他的行医标准只有一个:千方百计在疗效上下功夫。他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治愈疾病所带来的喜悦,难以言喻,成功的案例铭记在心,难以挽救的病患终觉遗憾,这些都成为学无止境的动力。”  

  “发展好”:一条丝绸手帕,折射出中医药兼容并蓄、创新升华的历史

  在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里,展出着一块褐色的丝绸手帕,这是辽代医生用来包针筒的手帕,手帕上的图案是一个人手里拿着缰绳牵着七匹骆驼在沙漠里跋涉。医学器具上浓厚的西域色彩,说明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这种贸易往来,也促进了中国和中亚、西亚等国家医药文化的交流。从中东地区而来的珍贵药材,沿着古代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在千百年的文明交往中,丰富着东方医学的理念。

  “比如血竭,就来自东南亚。其实很多中药材都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们把一些好药材带过去,再把一些好药材带回来,中医药的发展过程本身就印证了美美与共、兼容并包的中华文化精髓。所以中医药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优势。”曹洪欣说。

曹洪欣在天津中医药大学2019年度研究生导师培训会上做报告。资料图

  中药起源于“神农尝百草”,文字记载则始于春秋。张骞通西域后,开启陆上商道,输出的主要是丝绸,输入的主要是香料。这香料有的是调味料,有的便可入药。

  “印尼、马拉西亚一些热带地区的特殊草药,气候差别造就了很多中药里的补益药,比如郝竹藻,对化痰、止咳,都有疗效。如今,对很多疑难杂症,现代西医都束手无策。但我发现,新加坡和中国的民间都有很多有针对性的经验,一些天然中草药,都有一定价值存在,需要进一步挖掘和证实。”新加坡医生周双印是曹洪欣的博士生,比较成功地掌握了曹洪欣运用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要领。回国后,周双印的这个“绝活”,在新加坡不断验证着中医药的神奇,患者应接不暇,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中医。

  桃李满天下,弟子遍世界。曹洪欣通过以兼容并包的思路培养中医人才,成功实现着对中医的传承与创新。

  2016年国务院颁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201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今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新时代中医药全面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明在5000多年不间断的历史传承中兼容并蓄、创新升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政府坚持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而这样的胸襟和心态,印证着中国历代先贤大医那样悬壶济世、为普天下病人祛痛治病的理想,不分国界,一脉相承。正如曹洪欣所期望的那样:“中医药是中西文明对话的窗口,总有一天中医诊所会向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如果有效,喝咖啡的外国人也会喝中药。”

  曹洪欣在为患者诊病。资料图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5年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的秘诀,就藏在这日复一日诊疗研究的躬耕中,就藏在痊愈患者家庭的欢声笑语中,就藏在“大医精诚”的赤子之心中。(中国青年网记者 杨月 方瑞)

来源:中国青年网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沿着师傅的路走下去...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前人栽树 后人扫码...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铁四代讲述四张照片...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周游:站着挣设计费 新人也能掌握主动权

    没人、没钱、没项目,2015年,当周游与曹量创办更新建筑设计事务所时,他遇到了所有年轻设计师都会遇到的问题。彼时要求设计的客户常问类似的问题,“你们会法式雕花吗?”“能不能操作一下爱琴海风格?”周游的第一反应是,这些设计学院都没教过,也不是设计师应该做的事情。

  • 李剑川:无人机科研领域,他奋力领飞

    李剑川,1966年4月出生,重庆市人,中共党员。湖南中部创新科技集团董事长、中国无人机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深圳无人机行业协会副会长。曾获两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获评解放军原总装备部先进个人。2019年7月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