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晋:以“云上之心”篆刻作品致敬云冈文化-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唐晋:以“云上之心”篆刻作品致敬云冈文化

2019-08-08 08:57:29

  1500年前,大同市城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下人声鼎沸,数以万计的能工巧匠劈石开山、雕凿佛像,创建了云冈这座举世闻名的佛教文化艺术殿堂。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

  1500年后,痴迷石窟文化艺术篆刻的山西作家唐晋,为此篆刻了3000多方印,其中云冈系列精品115件。他用篆刻的艺术手法于方寸之间,再现了石窟造像的大气神韵之美。7月13日,由云冈石窟研究院主办的“云上之心——云冈·圆融”唐晋佛像篆刻作品展在云冈美术馆揭幕。

  这是今人致敬1500年前云冈文化缔造者的方式。

  人物档案:

  唐晋:1966年8月出生,太原人,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夏天的禁忌》《宋词的覆灭》《玄奘》《鲛人》《鲛典》《唐朝》;中篇小说集《天文学者的爱情》《王昭君》;短篇小说集《聊斋时代》《景耀》;诗集《隔绝与持续》《月壤》《金樽》《侏儒纪》;散文集《飞鸟时代》;文化专著《红门巨宅——王家大院》《二十四院的风度》《太山寺考》等。近几年专攻石窟文化造像篆刻。曾参加“乡村计划·1993”艺术活动,近年来分别在太原、长治举办“诗性的奔突”个人油画展,2018年参加“灵性的回归”首届中国当代诗人绘画巡回展。

  “云上之心”表达的情绪比较微妙 与北魏石窟开凿者感受相同

  山西晚报:“云上之心——云冈·圆融”佛像篆刻作品展,在云冈美术馆开展以来,关注度非常高。这是您和古代石窟艺术的一次非常纯粹的交流。从近年研究云冈文化到现在,您对云冈有一种怎样的情结?“云上之心”又想表达什么?

  唐晋:云冈是一个伟大而神奇的存在,不仅仅因为图像学意义。我不是一个研究者,而是作为云冈文化的欣赏者、膜拜者在努力接近它。“云上之心”所表达的情绪比较微妙,它更多地趋向一种隐匿于虚空之中的垂注感受。这份感受或许与1500多年前北魏云冈石窟的开凿者们所感受到的相同。

  山西晚报:本次展出的115件(组)佛像篆刻作品是您从3000余件作品中精选出来的,都是以云冈石窟造像为主,作品无论是对整窟造像在结构上的繁简取舍,还是对个体构像入微入细的刻画,无论是线条运用的疏密,还是对光与影、虚与实的再现和把握上,都有哪些独到之处?

  唐晋:没有较为广泛的对比就不能谈独到。众所周知的原因,印章对石窟造像的表现反映基本是一个以小摹大、以小喻大、以小见大的实质,势必要做不少减法或者是变化。一件事情做久了,必然会形成一定的个人手法、方式,从而集聚成个性风格。可以这样说,我的佛像篆刻风格还是比较写实的,阴阳结合相对紧密,对仪态、神韵方面非常重视。并且,或者是我写长篇小说的原因,佛像篆刻上也多刻制容量偏多的组章,这次展出的两件“云冈意象”的作品长卷,长度均达到两米以上,就是一个佐证。

  去麦积山考察 徒步者以磕长头的方式一路向前

  山西晚报: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每件栩栩如生、生动传神的石窟篆刻作品,都反映了您去过不少地方考察石窟文化。

  唐晋:近五六年来,我自驾探访过不少石窟,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甘肃、四川、重庆、云南、浙江等等,其中大多数都藏匿于深山老林,道路都不是那么好走,甚至需要反复寻找。对于我来说,参访石窟的最大好处,就是那种现场震撼感觉的不断积聚。长此以往,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有疲惫,有倦怠,有疏离,有麻木,但更多的是兴奋、感动。有时候回来很久,那些石窟的影像依然不时地在脑海、在眼前浮现。

  山西晚报:走到哪里,哪里的石窟都让您心里有不同的触动。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唐晋:探访的多了,很多自我的事情都不再着意。看上七八个小时无暇吃饭是经常的,在四川被蚊虫叮咬简直苦不堪言,山路上盘来绕去,导航不起作用,见不到一个人可以问路,种种际遇,有时候人也会生发迷茫之心。要说经历的事情有很多,比如那一次从甘肃庄浪往麦积山走,沿途一段两边山岭高举,夹着中间一条弯弯曲曲的国道。道路上时常看到三三两两的徒步者,有时是孤独的一个人,他们以磕长头的方式一路朝向麦积山。天空湛蓝狭长,周边无比宁静,汽车的驰过都会令人感觉羞耻。

  山西晚报:遍寻各种石窟文化,大概走了多少路程,都是什么季节去,路上有没有遭遇危险?

  唐晋:假期安排的原因,一般秋天出行比较多,每次几千公里是有的。危险难免。常常遇到的是这几个关键词的组合:夜晚,盘山路,五轴六轴大车,远光灯,悬崖。这是很容易想象的场景。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迷路,那次从榆林窟出来,要往瓜州,但不知怎么就进入了戈壁。手机没有信号,汽车少半箱油,无人可以问,没有地标,从车里出来转一圈,看到的景致是一样的。戈壁似乎无边无际,天色即将黄昏。最后拿出所有地图,搜刮以前学过的一些知识,赌博性地作出决定,认准一个方向开了近100公里,总算是看到了村落。有的时候导航也出问题,在陕西探访,至少两次导航将车导进了煤矿。

  文化高僧昙曜带队开凿云冈 给世界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

  山西晚报:公元398年,鲜卑拓跋氏迁都平城(今大同)。为巩固统治地位,把佛教尊为国教,遂开凿云冈石窟。其中,主持开凿石窟的文化高僧昙曜在历史上很著名。

  唐晋:昙曜所置身的时代给了他一切可能。在北魏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彼此渴望更深交融的大趋势下,石窟艺术无疑是最为直接也是最好的媒介。昙曜法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知道人心的重要性。

  山西晚报:面对大气恢弘的昙曜五窟大佛像,很感慨古代的能工巧匠用他们高超的技艺,赋予冷峻的石头以温度,来传承千年的灵魂,这是另一种方式的歌唱。

1 2 共2页

来源:山西晚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手举红旗的拓荒者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不忘初心 为新闻理...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MakeMyTrip迪普·卡尔拉:为客户创造最好的旅行体验

    MakeMyTrip成立于2000年4月,是印度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业务涵盖机票、火车票、酒店预订以及度假套餐等。迪普·卡尔拉是MakeMyTrip的董事会主席兼集团首席执行官。

  • 訾桂信: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发挥余热

    今年55岁的訾桂信曾是一名军人,在服役期间他先后获得优秀战士、先进工作者等荣誉。2004年,訾桂信退伍后,被皮山县人民政府聘为农业技术总顾问。为了带动当地群众致富,2006年他在皮山县注册成立了方圆绿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