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这是用金艾斯古丽与一家内蒙企业合作研发的新型毛毡制作的毡房。
小图:金艾斯古丽在展示她收集的传统纹样。 均为新华社记者宋彦桦摄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12日电(记者陈晓虎、张钟凯、顾煜)4月的伊犁河谷一片生机,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已是绿意盎然。在老城区,一栋砖红色双层建筑的院子里,几位小伙子正忙着做木工。这里是“绣娘”金艾斯古丽·努尔坦阿肯的工作室。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哈萨克族服饰的传承人,金艾斯古丽一直致力于研究、制作和推广以服装服饰、特色毡房等为代表的哈萨克族民俗文化,一“绣”就是22年。
“畅格拉克”:毡房的天窗永远敞亮
见到金艾斯古丽时,她正被一个业务洽谈电话“缠身”。虽已年过半百,但个头不高、留着短发的金艾斯古丽看起来精神干练。2012年将服装厂发展为公司后,金艾斯古丽的业务越来越忙。她说,相比“做生意”,她更看重的是“传文化”。
哈萨克族刺绣广泛见于民族服饰、毡房等装饰和生活用品,是长期适应草原游牧生活的文化产物。伊犁河谷是我国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地区之一。金艾斯古丽从小生活在这里,祖辈有刺绣传统,跟着母亲学了一些刺绣功夫。上大学期间,她喜欢搜集各种哈萨克族服饰图案等文化符号,日积月累的素材成了她日后创业的财富。1998年,金艾斯古丽创办民族服装加工厂,产品因图案花纹丰富而畅销海内外。
“毡房是哈萨克牧民‘移动的家’,随着时代变迁,许多牧民由游牧转向定居,毡房居住功能随之改变。”金艾斯古丽说,毡房的天窗在哈萨克语里叫作“畅格拉克”,是家族传承兴衰的重要标志。“老人会把‘畅格拉克’传给最小的孩子,意味着把家族荣耀、财产、文化传给他,是一个庄重的仪式,我希望保护和传承这种文化。”
“塔斯布拉克”:民族刺绣之泉喷涌不息
金艾斯古丽的公司名字叫“塔斯布拉克”,意思是石头里的泉水。“希望民族刺绣文化传承能像泉水一样流个不停。”她说。
先辈是传承的源头。办厂之初,她到伊犁各地走访年长的“绣娘”,向她们“取经”,很多老人都惊讶现在还有年轻人想学这个。金艾斯古丽说:“特克斯县一位老奶奶把所知道的刺绣绝活都教给了我。很多老人把她们的刺绣藏品交给了我,有的临终前专门嘱托,让我保护好并传下去。”
公司一楼展厅挂着一件毯子,是金艾斯古丽从一户边远地区牧民家的馕坑上“救”下来的。“这家媳妇把它搭在馕坑上挡灰,我一下就被上面隐约的花纹吸引住了,买了过来,拿回家在水里泡了10天,上面精美的刺绣又出现了。”她估测这件毯子有100多年历史,将之奉为“镇店之宝”。
当地政府一直积极支持金艾斯古丽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从2011年起,她的公司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并享受相应政策和资金支持,她的业务也带动了当地千余名农牧民增收。
“斯尔马克”:让民俗文化如花毡般艳丽多彩
“斯尔马克”在哈萨克语中指铺于毡房地面的花毡,大小各异,图案有别,是哈萨克刺绣里很有创意的部分。在传承过程中,金艾斯古丽既尊重传统,也积极求变。
作为毡房主体材料,传统毛毡很难“伺候”:怕潮、易虫蛀、有异味。金艾斯古丽与内蒙古一家企业合作研发新型毛毡,解决了这些问题,制作的毡房大受欢迎。
为推动产品创新,金艾斯古丽十分注重其他艺术元素的融入。近年来她招聘了4位美术和设计专业的“90后”,在传帮带过程中增加了产品设计感和艺术性。
记者采访中发现,金艾斯古丽身边还有一位得力助手:她的儿子马尔乎兰·加尔肯。在北京读完大学后,马尔乎兰回到伊犁,帮助母亲推广产品。
“作为传承人的妈妈,不能没有传承人。”马尔乎兰通过数字化建模将母亲的毡房等样品搬到线上展示。去年,他和母亲一起设计建造了高10.2米、直径20米、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的大毡房,成为当地网红打卡地。
“以后我们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做产品呈现,还可以开发冰箱贴、首饰盒等更便携的民俗文化产品……”谈起未来,马尔乎兰越说越兴奋。
金艾斯古丽也在考虑更具可持续性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方式。她说:“我们要让老的东西活起来,让毡房会讲故事。”